豈會這般悠閑自在。
至于少宰王輔,與李彥也一般無二,無非是有實職在身,管理些雜事還可,若真處理國政,卻沒有那么大的能力。
他倒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將大部分心思還是用在討趙佶歡心上。
……
這一日,君臣三人正談笑取樂,有小太監通報,國舅爺虞侯求見。
不多時,一身虎威的虞侯走進亭中,跪拜皇上趙佶,李彥和王輔紛紛向其施禮,四人或站或坐閑聊一會,虞侯轉入正題。
原來,他在京西新建一座酒樓,不日便要開業,求趙佶賞名,賜墨寶。
趙佶剛聽完西廂記,索性直接取名為西廂樓,筆墨紙硯伺候完畢,剛勁有力的瘦金體躍然紙上。
“官家可知,您的書法可是堪稱千古一絕,就是千年以后,也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李彥立即諂媚道,
趙佶很是受用,本身對自己的書法也是相當自信,只是一般夸人,都說古今少有,卻很少有人說千年之后少有。
遂更正道“李卿家,這就不對了,千年之后的事,誰能知曉呢,此等言語也忒夸夸其詞了些,以后少說。”
李彥心里暗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立即辯解道“非也,并非臣浮夸,而是有位能占卜后事的道長所言,微臣不過是轉述罷了。”
“哦?”趙佶立即來了興趣,道“這位仙長真有這等神術?他現在何處?”
李彥道“不如這樣,明日虞侯酒樓開市,官家何不私服而去,一來可探訪民情,二來,有天子為虞侯酒樓坐鎮,生意必定會長久興隆,這也是官家對臣子的一番恩德。同時,微臣去請那位仙長與官家見面,一舉三得,豈不美哉?”
此話一出,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首先趙佶是滿心期待的,探查民情和坐鎮酒樓他沒興趣,但對那位能占卜后事的道士卻是極為憧憬,如果真的可以預知后事,還愁江山不穩?
而虞侯則是對李彥頗有感激,正如李彥所說,以天子的名聲做生意,想賺錢不要太簡單,誰不想嘗嘗皇上吃過的飯是什么個味兒。
但有一人卻開心不起來,那便是少宰王輔。
李彥與皇上走的越近,王輔的心越受煎熬。
因為師師交給他的任務,他可從來沒想過要完成,更從未與趙佶提過教坊里有師師這樣一位美人。
而他知道李彥是師師的相公,今日又唆使趙佶出大內,依王輔想來,這明顯是要在酒樓里動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