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揮金如土,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立即來了精神,使勁拔了拔腰板道:
“在下昨日暢飲千杯后有感而發,現在就寫給大人看,還請賜文房四寶。”
“不急,李某不要這首。”
“嗯?大人還未看,為何就否了?”周邦彥疑惑道。
“聽李某說一段趣事,然后請周兄根據這段事賦詞一首。”
“哦,大人請講。”周邦彥臉上稍有不悅。
李彥組織下語言,便把趙佶和孟玉樓偷情之時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原原本本的講述出來。
當然,李彥不會耿直到實話實說,如果告訴周邦彥偷情之人是當今天子趙佶,恐怕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寫,而是隨便編造一個名字出來。
待講述完,周邦彥嘿嘿一笑道:“不成想大人有此雅趣,想必那人就是大人您吧?”
“呃……”李彥眼珠一轉,回道:“慚愧,慚愧,被周兄猜出來了,正是在下,不知周兄需要斟酌幾日?”
周邦彥站起身,唰的打開折扇,目視腳背,悠哉的在廳內來回踱步,片刻后,忽的抬頭道:“有了!”
“快去抄錄!”李彥對身旁一俊俏“小廝”道。
那“小廝”快步走到書案后面,鋪平紙,端起筆,一雙明眸看向周邦彥。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品簫聲。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滔滔不絕,一氣呵成,李彥不由得暗暗稱贊,先不說質量如何,只這種自信就是一般讀書人所不具備的。
還是胸中有墨啊……
李彥雖然不懂好壞,可有人懂。
那名俊俏小廝便是李瓶兒偽裝的,她的責任就是鑒賞這首詞的質量,刊發出去會不會廣為流傳。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詞得達意,要明確寫出趙佶和孟玉樓的所做作為,讓趙佶一聽便知道寫的是自己。
李瓶兒對周邦彥的才華也頗為震驚,如此短的時間便能作出詞來,實屬不易。
雖然自認為會寫出比這更好一些的詞,但得需要更長的時間。
總體來說也算過得去,是周邦彥的風格,遂對李彥微微點了下頭。
李彥立即會意,大笑道:“周兄好才氣,李某真是佩服佩服加佩服。”
“那是不是可以談談價錢的事?”周邦彥問道。
“不急,不急,周兄坐。”
周邦彥鄒眉道:“李大人對這首詞不滿意?”
“滿意,非常滿意。”
“那為何還……”
“哈哈。”李彥從李瓶兒手里接過紙,遞給周邦彥道:“請周兄把它賣給柴富柴員外。”
“什么?”
“是的,沒聽錯,周兄可以賺雙份錢,但條件是不能告訴柴富是我讓你賣的,一口價一千兩,周兄可愿意幫李某這個忙?”
“一千兩?”周邦彥重重的咽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