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對李彥還是心存感激的,若不是李彥不惜花費重金為他打造一支千人騎兵,他哪有底牌與童貫抗衡,如果沒有梁山水泊的一鳴驚人,也就沒有現在的韓大將軍。
俗話說:知遇之恩,沒齒難忘。
韓世忠為人雖然也忠孝愛國,重情重義,但卻不似岳飛那般死板,情商還是很高的,懂得如何與人相處,更知道怎么維護人際關系。
這也正是后來岳飛蒙冤屈死,而韓世忠卻能壽終正寢的原因。
“大人,請帳內說話。”韓世忠站起身,恭敬的道。
李彥環視四周,沒有看到童貫那胖大的身軀,疑惑道:“不知童樞密使在哪里,官家有口諭下達。”
聞言,韓世忠臉上閃過一抹鄙夷之色,但轉瞬恢復正常,笑道:“大人先進帳,已經派人去請樞密使大人了,想必在處理什么軍務吧。”
李彥察言觀色,敏銳的捕捉到韓世忠的異樣,不禁生出歡喜,看來韓世忠對童貫并沒有太好的印象,甚至還很不屑,那這就好辦了。
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哦,童大人還真是辛勞,那我們就在這等童大人吧。”
李彥的官職比童貫還是差上一級的,樞密使乃從二品文職,文官帶兵是大宋的執政方略,由太祖趙匡胤開始即是如此,目的是避免武將造反。
聽到李彥這般說,韓世忠也不好反駁,二人各懷心事站在營帳前。
良久,李彥抬頭看向西方,見日漸西沉,再看眼四周的將士,無不露出焦急的神色。
李彥權當沒看到,雙手插在腰帶上,索性閉起眼睛,腦中猜測著童貫遲遲不來,到底居心何在?
下馬威?
不對,李彥雖然沒有童貫官職大,但也是代表趙佶而來,雖然這個年代沒有欽差大臣,可也等同于這個意思,他童貫又怎敢明目張膽的怠慢?
難道真要造反不成?
正當李彥胡思亂想之際,聽到一聲奸笑傳來:嘿嘿,慢待李大人了。
李彥收回思緒,睜開眼睛,只見童貫拖著肥胖的身體晃晃悠悠的穿過人群,嬉笑著對李彥拱手打招呼。
“童大人日理萬機,自然分身乏術,不礙事,不礙事。下官本不想打擾大人,奈何官家的口諭不敢不宣,這才……”
李彥說著客氣話,但表情異常嚴肅,畢竟他是奉旨來打壓童貫氣焰,如果變現的太諂媚,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再看童貫,負手而立,果然一副居功自傲的姿態,與被俘陽谷縣時戰戰兢兢的樣子大不相同。
李彥鄒眉道:“童大人是要站著聽旨嗎?”
童貫對身旁的小太監使個眼色,那小太監立即跪伏在地上。
“這是?”李彥不解道。
“啊……童某半年來征戰多地,膝蓋也因此受到損傷,實在是無法跪下聽旨,這小崽子就權當是童某了,想來官家也會體諒的。李大人宣讀便是。”
還能這么玩?
李彥腦中快速轉動,覺得童貫有點太反常了,平叛有功,傲肯定是要傲的,但也不至于傲到無視皇上吧。
難道他要反?
想到這里,李彥不禁心跳加快,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還真是危險了。
就算宋三和魯智深等人武功再高,也打不過幾萬大軍啊。
“嗯嗯嗯。”李彥連連點頭,卻不敢再提口諭之事,“這樣吧,既然童大人身上有傷,那咱們屋里坐著聊。”
童貫也不客氣,被兩個小太監攙扶著走進大帳,徑直坐在主位上,坐穩后,小太監又吃力的將他兩條粗腿抬到桌子上,而后又有兩名樣貌清秀的侍女一左一右為他按捏,整個過程行云流水,極其嫻熟、自然,顯然不是第一次這般做。
李彥驚的下巴差點掉在地上,三觀盡毀,常聽人說古時軍營里不許出現女人,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