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他童貫卻是這副做派?
偷眼看向韓世忠,李彥放下心來。
只見韓世忠把頭壓的很低,表情凝重,雙手緊緊的攥著拳頭,顯然是對童貫的所作所為深感羞恥,想來是礙于官職差距,不敢直言頂撞,所以一直隱忍不發(fā)。
“李大人宣讀圣意吧。”童貫不冷不熱道。
“好的,其實也沒有什么重要的事,官家說童大人平反有功,讓下官來問問童大人有沒有什么訴求,只要童大人說出來,官家無不恩準。”李彥編謊道。
既然風向有變,李彥肯定不會傻到用生命去試探童貫是否有造反之心。先用好話將其穩(wěn)住,待摸清軍營里的狀況,再決定用什么方法應對。
童貫嘿嘿一笑,“回官家,童某的訴求就是餉銀該加一加了。”
“好的……”
未等李彥說完,童貫擺手道:“算了,此事童某還是和宰相說吧,就不勞煩官家操心了。”頓了下又道:
“李大人與官家這般回,就說童某沒有訴求,只愿大宋長治久安。能聽懂吧?”
“能,聽的很懂,再明白不過。”李彥有些安奈不住,語氣中帶著些許的怪異。
童貫哪會聽不出來,伸出手臂搭在侍女的肩頭,依靠著侍女的支撐慢慢的站起身,走到李彥身前,瞇起眼睛道:
“童某雖身在杭州,但對京都的事也略知一二,童某認為李小官人還是先看清當前的形勢,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憑一時勇猛,怕很難長久,童某良言相勸,李小官人千萬不要步了柴員外的后塵啊。”
李彥冷笑一聲,聽出話里的意思,原來這老鳥并不是要造反,也不是對趙佶不恭,而是對他李彥不滿。
這也就能說通童貫為什么如此反常了。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彥也就不需要繼續(xù)偽裝,童貫能在這時候提起柴富,足以說明他們之間有著非凡的關(guān)系,
“謹遵教誨。”李彥瞪大眼睛,不卑不亢的與童貫對視。
童貫冷哼一聲,“那你先回吧,大軍明日便可入京。”
“官家有旨,命童大人將大軍駐扎到京北”
“什么?”童貫忽的提高嗓音,“雜家這就進京面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