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趙佶意外的是,朝堂上的蔡黨似乎突然啞巴了一般,若放在以前,此時想來早就對李彥口誅筆伐了,可今天卻是出奇的淡定。
那些替蔡京憤憤不平的大臣,反而是御史臺的“婆子”們。
“陛下!李丞的這番言語實在有失體面,臣建議將出言不遜之人驅逐出朝堂,以正朝綱。”濃眉大眼的御史道。
趙佶擺擺手,“嗯嗯,李卿休要再胡言亂語,朕警告一次,若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是,陛下。”李彥恭敬的回了一句,退回原來位置。
輕描淡寫的揭過此事,群臣皆看出趙佶的意思,更知道風向要變,這等關鍵時刻,還是謹言慎行的好。
“阿翁,傳馬政和那個遼人。”趙佶對梁師成道。
“傳武義大夫馬政和遼人馬植進殿。”
李彥聽到遼人馬植,便是一怔,心道原來趙佶還有殺手锏,這個關節能傳一個遼人上殿,想必不會是一般人,定是攜帶機密之人。
不多時,二人走至殿中,行跪拜大禮,三呼萬歲,趙佶滿意的讓二人平身說話。
馬植率先說道:天朝大兵壓境,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涂炭之苦,復中華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治伐亂,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
聽罷,蔡京萎縮在椅子上,長嘆一聲,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李彥心里一驚,怕不是死了吧?
過了一會,看到其手指動了下,才放下心來,如果此時蔡京死了,那政務由誰處理,若強推給無能之人,只會讓國內陷入混亂。
這么一來,就變成內憂外患,到那時,恐怕趙佶也不敢再出兵伐遼了,這不是李彥想看到的。
“說的好!下去領賞吧!”趙佶拍手道。
這就完了?
李彥失望的搖搖頭,原以為這馬植是什么重要人物,原來只是到殿上吹捧一番,想來這些話趙佶在背地里已經聽過不止一遍。
真是無聊至極,這馬植是不是遼國人都不一定,沒準就是個乞丐,被拉過來客串下遼國人。
趙佶臣子還真干的出來這種事!
馬植退下,輪到馬政開始大吹特吹。
他倒不吹大宋,而是吹捧金國,簡直把金國吹的如神仙一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甭管什么詞吧,總之就想表達一個意思——金必勝,遼必亡。
最后講述出他與金國的海上盟約,遼滅之后,金國愿意把燕云十六州還給宋。
趙佶聽完,疑惑的看向蔡京,“宰執覺得如何?”
蔡京搖搖頭,有氣無力道:“老臣無異議。”
“好!”趙佶蹭的站起來,激動的在御臺上來回踱步,吩咐道:“傳小將軍韓世忠。”
“傳,進武校尉韓世忠進殿。”梁師成尖細的嗓音再次響起。
不消片刻,只聽鎧甲聲響,一身正氣的韓世忠披甲進入大慶殿,顯然這是趙佶事先恩準過的。
韓世忠激動跪在地上,三呼萬歲,由于太渴望這一天,聲音中都略微有些顫抖。
“平身。”趙佶往前走幾步,瞇起眼睛瞅了一會,可能看的還不是很清楚,擺擺手,道:“近前來。”
韓世忠向前邁出兩大步。
“哎呀呀,小將軍儀表堂堂,真是一身虎威啊。”說罷,又轉頭看向李彥,“朕,文有李丞,武有韓帥,何愁遼賊不滅!”
此言一出,蔡京坐不住了,韓世忠現在不過是進武校尉,說起來將將從六品官職,就算平反有功,也不可能直接封帥啊。
“陛下,慎言啊!”蔡京抖著手道。
趙佶“哦”了一聲,道:“朕想封韓小將為右衛大將軍,宰執可有意見?”
“不可啊,此子不過是初綻鋒芒,資歷尚淺,戰功不豐,豈能連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