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這一手玩的可是相當漂亮了。他來給曹操找麻煩,首先便糾集了一幫小弟給他搖旗吶喊。
盤踞在泰山的臧霸、吳敦、尹禮、昌豨、孫觀等人雖然見曹操勢大,暫時降服,可畢竟沒有遭受過毒打,自然對曹操沒有太多的畏懼感,加上陶謙許下的報酬實在豐富,這些人便開始動搖,倒向了陶謙。
亂世之中,可謂是有奶便是娘了,倒也不能說臧霸等人無恥,畢竟還有這么多張嘴等著吃飯,他也是無可奈何,畢竟就眼前來看,還是陶謙許下的讓好處更讓人心動。
最絕的是陶謙暗中鼓動下邳人闕宣起兵造反,竟然還自稱天子!這一下可真是犯了大忌,無論漢庭多么虛弱,這個時候仍然是這天下間最合法的統治者,這些各路諸侯就是再厲害,也仍然是大漢天子的臣子,這一點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
而陶謙暗中鼓動了闕宣造反,卻將其驅趕進了兗州便再也不管了,一副任由曹操處置的樣子,這就給曹操添了不少麻煩,你說他要是去管這闕宣,傻子都知道陶謙會趁虛而入,但你要說曹操不管,那這大漢朝兗州牧的威嚴何在?
至于說分兵而去,照著陶謙的想法,無疑也是給他送菜而已,這次他可不僅拉攏了泰山諸將,便連公孫瓚屯住青州的劉備、單經二人也已經答應了配合行動,這一次陶謙可是自認為給曹操下了個必殺之局!
陶謙可不是演義中那無能昏聵、老邁不堪的形象,慈眉善目的老人家也跟他沒有任何的關系,這個人從小就行事張揚,心中但有不滿,無論是誰都敢硬懟,時任三公的張溫就被陶謙卷過面子,當時這陶謙可還是張溫的直系下屬,其剛強可見一斑。
初平四年,無論對曹操還是天下來說,都是波瀾壯闊的一年。
關東諸侯終于正式的撕破臉了,再也不顧及當年的同盟之義,全部開始大打出手起來,天下間再起刀兵卻也不知最終到底誰才是得利者?或者說是一個都沒有
曹操在收到鮑忠的線報之后,直接從雍丘取道濟陰返回了山陽郡,并將賈援一起給帶走了,至于整個陳留郡的防御與恢復生產,便全都交給了夏侯惇和劉曄來處理。
在曹操看來,夏侯惇作為守備大將還是合格的,而賈援沖鋒陷陣同樣也是一把好手。
此時他這手下可沒有太多能用的人才,畢竟覺得水桶能裝多少的水,永遠都不是最高的板子能夠決定的,而是取決于最低的板子。
曹操的頂級文臣武將自然是都是天下少有的人杰,但基層官僚卻是比較缺乏的,為什么說袁術、袁紹兄弟二人可怕,恰恰就在于袁氏四世三公,有無數的基層官僚供二人取用,這也正是袁術被曹操一頓胖揍之后還能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曹操自己也是無奈,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自然將賈援、夏侯惇二人給往死里用了
賈援這經歷了一場大戰,還未曾緩過勁來,便又被“曹老板”給抓壯丁一般帶走了,沒得奈何,只能乖乖的領了軍令。
本來賈援還待吐槽幾句,只是見曹操疲憊的神色,卻是再也說不出口了。是啊,曹操作為整個兗州的操盤者,這十幾日來所承受的壓力只怕比他們這兩位守城之人更加的巨大,畢竟他的一言一行不僅關乎著自己的生死,還關乎著無數依附于他生存的人的生死。
他這短短十幾日的時間輾轉兗州、豫州大地,外人看上去風光無匹,百戰百勝,看到曹操都要道上一聲“曹兗州好生威風。”但是個中苦楚卻是只有曹操自己知道了。
賈援當下只得沉默著叫虎豹騎整隊,準備跟隨曹操出征,旁邊兩位軍司馬史渙、馬延二人也是默不作聲,抱拳一禮之后領命而去。
過了不到盞茶的功夫,曹操便見到了賈援集合起來的這支精銳騎兵部隊,臉上才算有了點笑容,看這些騎卒臉上的殺氣,锃亮的甲胄,便知是一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