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之師。
看著這支自己手下的強兵,曹操難得在公眾場合夸贊了一下自己手下的部隊。
“真乃雄壯之師也!果然不負虎豹之名!”
“為主公盡忠!殺敵!殺敵!殺敵!”
眾人給曹操的回話便是一陣震耳欲聾的宣誓,果真是士氣如虹。
看著這支名為虎豹騎的部隊,曹操越發(fā)的滿意了起來,心中也是起了心思,忽然轉(zhuǎn)身笑著對賈援說道“伯濟,此番出征,你便為我中護軍吧!如此勇士當在我?guī)で奥犛?!?
“諾!”
賈援自然是并無不妥,曹操的中護軍也便是曹操的宿衛(wèi)了,此時曹操身邊的禁衛(wèi)各有典韋、許褚二人統(tǒng)領(lǐng),賈援領(lǐng)了中護軍,倒是又和這二位熟人聚到了一起,當下賈援便去尋二人敘舊去了。
一路無話,曹操率著輕騎步卒共兩萬人,星夜兼程,趕赴了山陽郡,僅僅只歇息了一日,留了荀攸總覽兗州政事,又帶著郭嘉為軍師祭酒,便啟程奔赴了任城國。
此時整個兗州泰山郡的形勢已經(jīng)很嚴峻了。由于臧霸等人反復(fù),泰山全郡已經(jīng)亂成了一鍋粥。陶謙算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勢力,提兵三萬屯駐在博縣,臧霸等人則是尾隨其后在其余縣中屯扎。
不過這些人的態(tài)度卻是十分的曖昧,并沒有擺明了車馬要與曹操放對,只是守住幾處泰山郡的要沖,頗有些坐山觀虎斗的樣子。
而這些在泰山郡盤踞的勢力中,最積極的就要當屬闕宣了。
這個人敢自稱天子,膽量自然是不差的,甚至可以說是膽大包天,而且家中也算是小有資產(chǎn),在這兗州、徐州兩處都有產(chǎn)業(yè),可稱的上一聲“大豪”。
他聚眾數(shù)千中,大部分都是他家的僮仆,自然都他的命是從,而且這人不僅膽大包天,還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竟然直接打出了“天子”的旗號,一時間倒也忽悠了不少人。
這個人倒也不是白白憑著一張嘴在忽悠,倒也干出了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這廝竟然帶著人去“封禪”泰山了,底下的愚民哪里見過這等場面,加上闕宣在自己的“封禪”儀式上搞了些獨有的蒙人門道,一時間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的,倒是讓不少人認為他是“真命天子”。
古人也都“不傻”,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哪個收益更大自然不言而喻,于是本著“眼見為實”的準則,大家都想當個從龍功臣,闕宣竟然短短的時間內(nèi)由幾千人發(fā)展到了上萬人的部隊!
而這也助長了他的野心,畢竟陶謙可是答應(yīng)他了,只要能夠出兵兗州,擊潰曹操,那他能夠搶下多少的地盤,到最后都會與了他做獎賞。
闕宣自然是知道陶謙也是在利用他,他也沒有“號稱”的那么狂妄,此時他的手中尚有大軍陶謙還正眼看他幾分,沒了這些人馬自然啥都不是。但他何嘗又不是在借陶謙的虎皮呢?
平日里他自然是不敢與曹操放對,可是此時背靠著陶謙、臧霸,而且這曹操還剛剛與袁術(shù)一場大戰(zhàn),必然內(nèi)中虛弱,闕宣若是連搏一搏的勇氣都沒有,也不配剛剛一起事就敢自稱“天子”了!
于是,闕宣自然成了東出泰山攻略兗州的急先鋒!
這點恰恰就符合了陶謙的預(yù)期,且就在陶謙觀望之際,曹操的反應(yīng)也讓其大喜。
你道怎的?
這曹操竟然真的沒有分兵,而是親提主力直奔闕宣而去,陶謙立時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
“傳令瑯琊相蕭建,立即帶領(lǐng)所部人馬出兵濟北!并給這泰山賊首領(lǐng)臧霸傳個號令,我知道他不想正面與曹操開戰(zhàn),但只要他能把部隊開到樊縣一帶,無論此戰(zhàn)是否功成!我陶恭祖都要保他一個正經(jīng)的兩千石出身!”
陶謙在聽到曹操出兵直奔闕宣之后,自然是一番迅速的部署,他和這個人十分擅長借勢!讓蕭建出濟北國的也有著他自己的目的。
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