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對曹操來說簡直可以說是輝煌的一年,也就是在這一年里,曹操追亡逐北,單看戰績的話,竟然已經是大漢軍神一般的人物了。
向南,曹操全據豫州,將袁氏在豫州的根本性力量連根拔除,雖然整個豫州殘破,十室九空,可以說是破爛的到了極點,但你不得不說,作為整個大漢朝的腹心之地,豫州發展的潛力不可謂不巨大。
而且曹操得到的這個豫州,還算是十分安定的了,畢竟四方之敵都已經被曹操殺?。?
袁術南陽之地已經徹底的淪為了劉表和張濟爭鋒的地方,二人交鋒日久,竟然好似漸漸的打出了默契。
劉表這人守成有余,進取不足,倒是把張濟當成了守門之犬,南陽與豫州交界的地方基本也都被劉表有意無意的放給了張濟。
南陽本就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富庶地方,張濟有了這幾縣之地,便足夠養軍了,故而也是與劉表達成了不可明說的交易,一時間這司隸、荊州、豫州三處交割之地,竟然顯現出了難有的和平。
畢竟你讓張濟去捅曹操的屁股,目前他還沒這個膽量,曹操這一年雖然四處征戰,四處與人敵對,但大體上來說還真是未逢敵手,故而整體上的威勢還是不可小覷的。
再說被曹操殺敗的袁術,這人自從兗州爭鋒失敗之后,似乎也是痛定思痛了,開始調整了戰略方向,苦心經營起了揚州。
此時的揚州地廣人稀,袁術沒什么敵手,便連刺史陳溫也被他找好了由頭殺掉了,故而袁術在揚州混的也是風生水起,風頭一時無量。
不過此時袁術雖然緩了一口氣,但畢竟新敗,還是不敢再去觸曹操的眉頭,只能將之前給曹操募兵過便利到底陳溫宰掉,出了一口氣,至于今后如何找曹操報仇,則是后面的事情了。
而曹操東面之敵陶謙更是不用提,此番章縣一敗,雖然有蕭建、劉備二人救護,但畢竟被曹操殺的潰不成軍,十亭人馬去了七八亭,只能一路退卻,堪堪退到了瑯琊境內這才止住了頹勢。
只是此時陶謙對徐州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了,整個瑯琊郡都被扔給了蕭建統帥,而蕭建這個瑯琊相也終于是在這一天變的名副其實。
只是陶謙這人做事一向是做全套,瑯琊給了蕭建自然是報答了蕭建的救命之恩,只是該有的牽制卻仍是必不可少,于是敗軍之將臧霸不僅沒有獲罪,反而得到了升遷,任了徐州北部尉,統管防務。
可以預見到,這蕭建和臧霸二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瑯琊一番爭斗必不可少了。
若說陶謙此次出征兗州,唯一的收獲是什么?那便是將劉備給收到了麾下!
沒錯,這公孫瓚的平原相、老同學、一方大員劉備投入到了陶謙的麾下。
說來也是無奈,劉備身為漢室宗親,此時卻是再不能再公孫瓚麾下混下去了,這倒不是他劉備對不起公孫瓚,反倒是公孫瓚在與袁紹相爭的同時,著實是干下了一番大事!
公孫瓚把大漢朝的劉氏宗正,正經的幽州牧劉虞給宰了
沒錯,公孫瓚在名義上還是大漢朝臣子的情況下,將自己的頂頭上司,劉虞給干掉了
你說他一時沖動?倒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你要說他沒經過大腦直接就做下了這等大事,那是扯淡。
這天下間的變化看來已經讓一部分人的內心開始變了,劉虞這個幽州牧可跟公孫瓚不是一條心,這么些年來公孫瓚一直不能整個幽州的力量,與劉虞的阻撓是分不開的。
此時此刻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漢朝已經是病入膏肓,再也無可救藥了,公孫瓚迫切的需要一個完整的幽州給他輸血,劉虞這塊絆腳石便是他著意要除掉的。
再加上劉虞過分高估了自己的戰斗力,以為數量在公孫瓚軍的數量之上,便能夠一舉擊破公孫瓚,結果反被公孫瓚所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