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孫瓚也是下手毫不容情,一不做二不休,竟然真的將劉虞給宰掉了
其實不管劉虞怎么做,他此時的身份地位都讓他最起碼的能夠保下一條命來,只是遇到了公孫瓚這么個楞貨,完全沒考慮后果!
公孫瓚這一刀下去,自己確實是爽快了,全據幽州,坐跨青州,又聯合了其他的部分并州勢力,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
只是公孫瓚這么做卻著實是讓劉備很難做,你讓一個漢室宗親去給一個明顯就要反漢的人當狗腿子,自然還是有些不妥,尤其是對于劉備這種心懷大志之人。
于是劉備脫離公孫瓚的序列也就是應有之意了,公孫瓚對這個老同學還真是夠意思,看了劉備送來的陳情書,竟還對左右說道“此番舉措我公孫瓚既然已經干下了,那自然也就認了,無所謂對錯,只是讓我弟玄德難做,此番他去陶公麾下任職,倒也無不妥,我那些人馬便與了我弟,也好叫他日后好過一點。”
該說不說,這公孫瓚對劉備還真是夠意思。
人與人之間還真就是看緣分,一向是對人都留一手的陶謙,竟然與劉備十分合得來,被曹操一頓胖揍之后,陶謙回到徐州舔傷口,第一件事便是讓劉備頂了趙昱的缺,任了廣陵的太守,蓄養壯士,準備徐圖后事。
此時的天下依舊是紛爭不斷,而驅逐了所有的外敵的曹操,此時也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好過,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兗州一州之地本就很難過活,此時又加上了一個拖油瓶般的豫州,曹操的物資更加的捉襟見肘了。
目前曹操陣營的當務之急,還是要以發展內政為主,不然這天下還沒爭霸,倒是要先把自己給餓死了。
于是乎在擊退了陶謙之后,曹操也沒有深入追擊,只是趁勢將泰山郡給納入了手中。
隨即曹操便馬不停蹄的回到了郡治昌邑城,號召四方文臣武將齊聚此處,商議下一步的對策。
大爭之世,緩緩的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