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政治領袖,尤其是亂世之中的政治領袖,他的人生注定是分裂和矛盾的。曹操此時在大漢朝也是舉足輕重的一只政治勢力領袖了,整個兗州、豫州的各類世家大族有一說一,都以曹操馬首是瞻。
像曹操這么大的政治團體,自然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在他的底下還要分出許多的小團體,但這些人中,拿到了最大好處的無疑還是一路跟著曹操起兵的親族集團。
但曹操一路走來,自然是不可能只靠著親族,于是這次早昌邑城召開的大會,無疑便是一場利益的劃分,個中的政治博弈,其背地里的刀光劍影著實是不下于進行一場局部的戰爭。
曹操也沒有辦法面面俱到,于是即便是他不喜歡的許多豫州士族,卻不少都提拔到了高位,而一向立功無數的賈援,卻被曹操免了濟陰太守的位置,與了賈援一個州中別駕的職位。
這便是政治上的妥協,曹操在利益的交割中,選擇將賈援拿了出來。
這倒不是說曹操對賈援失去了信任,反而可見曹操對賈援的信任實在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因為曹操知道,即便是賈援失去了太守之位,也并不會在他的心中留下什么怨言。
這是二人之間的默契,也是君與臣之間的默契。
當然,賈援也不是什么好處都沒撈到,至少他成了虎豹騎真正的統帥。
這支由賈援草創,曹操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虎豹騎,終于成為了一只獨立的軍隊!
全軍共計五千人,俱都是騎卒,每個人全身披重鎧,持利刃,且又通過了實戰的檢驗,可謂是天下強軍!
賈援對于卸任濟陰太守倒是沒什么感覺,畢竟自己著實不是什么保境安民的料,你讓他一陣沖鋒斬將奪旗倒是沒得話說,只是勸農種田之事,多少還是有些不妥。
待到見到了已經到了昌邑城的妻子和女兒,賈援則是更加的將其他問題都拋諸腦后了
他對自己的定義十分的清楚,只是一把十分好用鋒利的刀!刀是不應該有太多的自己的思想的,只要認真的聽從老板的命令,后事自然也會有老板來去解決。
賈援難得的一番征戰過后,再次享受起了家庭的溫馨,看著都已經會叫爹的女兒,賈援的心的仿佛快化掉了,一時間只覺得金戈鐵馬,刀槍劍戟都不算什么,只要能一輩子守護好女兒臉上的笑顏,哪怕是黃沙百戰又有何妨!
而曹慧此時則是靜靜的看著著一對父女,臉上掛著連自己的都沒意識到的燦爛笑容。一向大大咧咧英姿颯爽的她此時竟然頗有些小女人的姿態,個中風情,自然是不能與外人道哉!
而此時的曹操則在昌邑城中召見各地前來的太守國相,一時間曹操的州牧府門庭若市,很有幾分當年洛陽城中高門大閥的景象。
曹操的家族堪稱是漢室近臣,門第雖然不及袁氏,但也算是大漢朝里頂尖的那一批了,他的爺爺官至大長秋,算是九卿一般的人物,而他的父親更是當過太尉,這可是三公高位,漢室對他家的禮遇不可謂不重。
所以曹操對漢室有著極強的歸屬感,故而他才會和荀彧搭伙,一個領著兗豫豪族,一個帶著兗豫士人,宛如魚水相逢,并試圖一起興復漢室,使天下重歸那個理想中的‘人耄耋,皆得以壽終’的古典‘圣世’。
沒錯,在曹操看來,荀彧作為他的臣下,二人此時都是為了復興大漢朝而努力的,這個時候的曹操可還沒有那么多的野心,便是后世他位極人臣,也始終恪守了人臣的本分,至死也沒有邁出最后一步。
曹操的雄心壯志止于赤壁之敗。他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奮斗,全都被孫劉二人給葬送了。他的前半生,可謂是開掛的人生,雖然屢有挫敗,但都能夠重新奮起起來,而且每每對敵,都是以少勝多,兵法韜略可稱世間無雙。
但偏偏是對他最重要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