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戎氏使節服了軟, 楊锏也知道自己不能太過分壞了朝廷的打算,一個用力,把人推了開去。那個首領踉蹌地倒在身后的椅子里, 臉色紫脹。
首輔對楊锏的適可而止心中滿意, 皮笑肉不笑地看向對方為首官員“這個玩笑并不太合適, 為了我們兩國邦交,眾位還是多學點禮義廉恥, 免得有失你們大汗顏面。”
華戎氏所有人都神色難看起來。
楊锏抬頭看向她,他知道按照大局自己該退回去了, 畢竟兩國談判他是真的不懂, 但是他還是想看她的意思,如果她還是覺得氣憤……
皇甫楹不再惱怒,她心情挺好的,在楊锏挺身而出維護她的時候。她對著他點了點頭, 讓他暫且回去。
楊锏見狀, 大步走回自己的座位。
在座的大臣, 不是所有人都對皇室有所輕視,歷史原因和圣人教訓, 更多的人對皇室是十分尊重并維護的, 在很多人看來, 皇室代表的就是這個國家, 是他們所有人對外的臉面,今天內閣尤其是首輔的行為,在部分人心中劃下了一道印記。
內閣之事是朝中自己的事情, 此刻國宴,這些氣憤不已的大臣開始對華戎氏使節團“熱情招待”,一群文人,嘴皮子最最利索,損起人來不著痕跡,指桑罵槐功夫一流,對方是不太懂得中原文化的使節團,有時被罵了還笑著點頭說好好好,引得大家鄙夷大笑;有時覺得對方的話怪怪的,但對方都是官場油條,臉上看不出任何不對,只能暗自狐疑。
皇甫楹在上頭坐了一會兒,大概看清了朝中大臣的態度,今天內閣,尤其是內閣首輔估計心里非常憋屈。他第一時間選擇了委屈皇室,如果沒有楊锏,很多人都會心里不滿但又覺得內閣也是大局為重;但是楊锏沖出來了,他用自己的血性告訴所有人,這種手下敗將不值得你們虛與委蛇,你們對著這群慫包和和氣氣的模樣才是可笑至極!
首輔和楊锏之間的對比讓尊重皇室的人都開始醒悟,內閣首輔后來態度再強硬,對華戎氏再不客氣,都比不上楊锏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這也許就是年紀大的人和年輕人的不同,首輔浸淫官場多年,手腕太高太會打太極有時反而把自己限制進這些手段里,遇事第一反應是彎彎繞繞的手段圈套,忘記了血性忘記了初心,忘記有些事情是堅決不能曖昧的。很多時候這點體現不出來,但一旦暴露,就不是輕易能翻篇的小事了。
皇甫楹作為沒有任何決定權的帝王,看著場下須臾變化的局勢心中透亮,但如先帝教導她的,不停變動的內閣才是皇家最強大的保障。她并不打算對此做任何干擾。
看了一會兒,她再次沒了興致,也不打算陪這群自以為是的使節,沉著臉離開了宴席。
女皇中途離席,而且面色不虞,這在外交禮儀中是很嚴重的事情,某些場合是失禮,某些場合則是我朝強硬的表示,而顯然,對于戰敗方來說,此次是后者,被大臣們左右夾擊的使節團終于驚慌了。
然而在座的大臣卻更加怒火高漲,攔下了他們的好話求情,讓他們眼睜睜看著女皇離開卻沒有辦法。
楊锏坐在席上,看著嬌小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大殿門口,真的太瘦了,莊重的龍袍穿在身上把人襯托得更加削瘦,好像風一吹就能吹跑了。
他望著門口很久,到底沒忍住,借著更衣的理由離開了宴席。
走出大殿,有宮人詢問他是否要幫忙,其實也是限制他在宮中亂走,楊锏往門外看了看,沒看到人影,只好罷了罷手說“喝多了酒,我出來走走透透氣。”
“那……大人就在這院里走走吧,不要出去,宮里規矩森嚴,外人沒有旨意不可隨意行走。”
楊锏點頭表示自己知道,走下階梯,看著空蕩蕩的小道失落不已。他不想回去,就這么沿著小道胡亂走著,眼前一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