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葉赫雄不停的來回走動,好像在想些什么。
“六哥,再有五日,皇上將會趕到開封,那時咱們就可以收拾城外的南蠻子了!”
葉赫多鐸十分興奮的開口,臉上也有了些笑容。
“皇上來了,我也就放心了!”
葉赫雄松了口氣,臉上也漏出一副如釋重負(fù)的表情。
最近一段時間,北伐大軍天天攻城,雙方鏖戰(zhàn)不休。
由于周權(quán)跟高賢良未盡全力,李宗廷也有別的想法,所以打了一個多月,也未能攻破開封城。
不過一直被壓著打,葉赫雄非常惱火,畢竟元朝騎兵,像是來主動進攻,何成有過困守孤城的時候。
所以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開始盤算,待大軍趕到以后,要如何消滅城外的北伐大軍。
另外一邊,開封城外的乾朝大營,李宗廷跟幾位重要將領(lǐng),也坐下一起,商議是戰(zhàn)是退。
“葉赫真率八萬騎兵,已經(jīng)進入河南,五六天之后,就會渡過黃河,諸位有什么想法?”
李宗廷開口詢問,只是眉宇之間,帶著幾分愁容。
“長寧侯不是讓撤兵嗎,李帥按照命令執(zhí)行就好了!”
周權(quán)第一個開口表態(tài),語氣非常堅定,畢竟浙黨掌握的兵馬,越來越少,能夠避戰(zhàn)、保存實力,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不錯,李帥執(zhí)行命令就好了!”
高賢良也開口附和,他巴不得立刻撤軍。
畢竟元朝大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在留下去,說不定會有什么后果。
“侯爺不知前線的情況,做出錯誤的決定,也無可厚非。”
韓勇開口了,頓了頓,又補充了幾句:“若是侯爺知道將士們的求戰(zhàn)心里,未必會撤兵。”
韓勇的話一說完,其余幾個將領(lǐng),也紛紛發(fā)表意見,不過這些人的地位不高,影響不大。
“曹總兵,你認(rèn)為該如何!”
曹文凱統(tǒng)率數(shù)萬大軍,算是軍中的實力派,李宗廷自然很重視他的意見。
可此舉卻讓曹文凱十分為難,他是真不想撤,否則也不會給賀元盛上表,請戰(zhàn)。
但軍令難為,他又是反正之將,私下里上表、勸說,還有情可原,若是跟韓勇一樣,公開反對撤兵,擔(dān)心會被賀元盛記恨。
畢竟他不是嫡系將領(lǐng),地位也有些尷尬,所以賀元盛的軍令,給他的壓力很大。
“軍令難為,不行就撤吧!”
權(quán)衡利弊之下,曹文凱違心的說出這句話,只是心中有些苦澀,還有些不解。
在曹文凱心中,賀元盛面對元朝時,往往都是迎難而上,這次又沒落到下風(fēng),卻突然下令撤軍,明顯有些說不通。
而且后撤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大踏步后撤,連同商丘、亳州、許昌三地的守軍,也要一并后撤,這未免太古怪了。
畢竟這種畏敵避戰(zhàn)的作風(fēng),不向賀元盛的風(fēng)格。
“唉!”
曹文凱的回答,讓李宗廷嘆了口氣,暗自想到,看來是不得不撤了……
如今北伐大軍的幾個重要將領(lǐng),已經(jīng)有三位同意撤退,他們掌握的兵力,超過十萬,若是李宗廷不退,不僅違抗會違抗軍令,還會有危險。
因為李宗廷可以確定,周權(quán)跟高賢良,一定會打著奉命行事的口號,在關(guān)鍵時候撤退,屆時他跟韓勇,就危險了。
“明日一早,拔營起寨,退回亳州!”
無奈之下,李宗廷終于下令撤退,只是心中異常苦澀,暗自想到,侯爺啊侯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天一早,北伐大軍開始緩緩撤退,這讓開封城內(nèi)的葉赫雄,十分吃驚。
“看來這些南蠻子,是知道皇上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