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趙孟禧早間會那么說,說要先解決了文天祥,回頭再來找趙維算帳。
原來,因果在這呢?
可是,趙維想不通,“他圖的是什么啊?”
按理來說,文天祥與趙孟禧并無恩怨,一個混蛋二世祖更不可能真的為大元著想,怕放虎歸山。
那他圖什么?
一點動機都沒有,完全不和常理。
“其實也說得過去。”
王勝解釋道:“首先,趙孟禧在大都這幾年,不似在臨安時只會胡鬧、雖然也囂張跋扈,但逐漸開始關心朝政,且與朝臣交往慎密,其中便有留夢炎。
此次留夢炎反對放文相公,他自然要沆瀣一氣。”
其次.,傳說趙孟禧斷言,文天祥如果回到南方,必反出大元。到時,大都的趙氏便又要處境尷尬了。
其實他今天來找殿下的晦氣,也是因為這點。
他怕殿下與張玨牽連太深,萬一哪天查出張玨是裝瘋,大都趙氏必受牽連。”
趙維聽了,面無表情,抬頭問道:“消息可靠嗎?可別是空穴來風,卻是白忙活一場。”
王勝答道:“千真萬確!貧道拿著茅山正宗的法牒,去了大都乾玄觀拜會觀主。閑聊半日,從他口中說出,當不會有假。”
“呼......”趙維長出一口氣,眼神漸亮。
不為趙孟禧的行徑所惡,卻是反生喜色。
沒錯,趙維心中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因為這是個機會,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知道,趙維原本打算的是,先摸清文天祥和張玨被關押何處,細細摸底之后,等待時機。
這其間,血頭那一千印第安人,會被馬南寶以奴隸的方式賣入大都潛伏。另有一千多禁軍精銳,也會混在商隊里抵達大都。
隨后找準機會,沖牢劫獄。
若能僥幸出城,便躲入大都不遠的燕山老林之中,之后再伺機南下。
而這個機會,趙維也已經想好了。
如果腦海中那段記憶沒錯,就在明年初,大都會有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
武將王著與高和尚刺殺宰相阿合馬,攪得大都夜亂,內外癱廢。正是行事之機。
而更為難得的是,忽必烈不在大都,對趙維更是有利。
但是,不得不說,不管時機把握的多好,劫牢攻城的事兒都是風險極大,傷亡也是再所難免。
而且,數千人混跡大都,也難免走漏風聲,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要不是救的兩個人是文天祥和張玨,任何人都不值得付出這么高的代價。
可是現在,趙維做夢都沒想到會如此順利。
一入城就把張玨拿在手中,如今文天祥也有機會不費一兵一卒的走脫。
趙維在想,如果能促成放歸文天祥這件事,那真是省了他的大麻煩。
想像一下,如果他能改變歷史,讓文天祥以道士身份明光正大地出城,那所有的冒險就都不用付諸行動了。
至于張玨......
把一瘋子帶出城,可比劫牢簡單太多了。
趙維意識到,這絕對是個難得的機會。只是如何利用,他一時半會兒還沒有頭緒。
......
也是太順利的緣故,趙維才進大都城一天,如今兩眼一摸黑,誰都不認識,根本就沒有運作的空間,倒是平添了幾分難度。
送走王勝,趙維在屋里沉吟甚久,直到黛西婭已經把飯菜端上桌,這才胡亂吃了兩口,便起身出門。
為今之計,只有謝疊山才有那個影響力,可以設法左右大元朝堂上對文天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