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之為諸夷的少數(shù)民族工匠。
他們不但擁有極高的身分,極好的待遇,而且有突出貢獻的還能做官,甚至是封爵。
像是被抓到釣魚城來的扎馬魯丁,是個波斯人。把波斯和阿拉伯的天文立法學帶到了中原,忽必烈親封子爵。
為了他,還專門設立了司天臺,也就是元朝的天文機構。
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回回人,創(chuàng)回回炮,并將中原的榫卯結構與阿拉伯的齒輪機括相結合,制作出可以拆組的新式回回炮。
二人皆有爵位、也都有官職。
孫拱,北地漢人,一個父子兩輩設計鎧甲的匠人。被忽必烈封爵重用,因為讀過書,甚至還做到了監(jiān)察御史。
連趙友欽、黃道婆這樣厭惡元人,內(nèi)心疏離的漢人,忽必烈也是不記前嫌地請到保定,極盡尊重,希望他們用自己的能力為元朝效命。
你說,這樣的朝廷,哪個匠人不愿意跟著他干吧?
所以說,元朝別看國祚不足百年,可是在農(nóng)業(yè)、機械、軍械、火器等各方面的的貢獻,卻一點也不比別的朝代少,甚至大大超出。
根源就在于,從來不被漢人重視的匠人階層,得到的足夠的利益和重視。
好的東西就得學,這對一個穿越者來說,沒有任何障礙。
而且,趙維更沒有在場其他人那種固有思維的負擔。
只不過,現(xiàn)在的問題是,趙維把人家欺負的太慘了,現(xiàn)在再想說好話,給好處,是不是有點晚啊?
繼續(xù)閱讀!
尤其是那個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現(xiàn)在急需人家造回回炮,可是怎么造?刀架脖子上硬造?
對此,趙維也知道現(xiàn)在說好話沒用。
不過,他也沒打算說好話,不然也不會這么把人弄過來了。
當然,也沒想過用刀逼著。
對馬二爺?shù)驼Z幾句,二爺就帶著人出去了。
趙維往臺階上一坐,“我就不說什么抱歉,也不說什么殺雞敬候的話了。”
“五年!”趙維伸出一個巴掌,“你們在這釣魚城呆滿五年,之后不管怎么樣,想去哪去哪。我不攔著,在場的宋人也不會攔著。”
眾人一聽,漸漸靜了下來,顯然在思考趙維的話。
有人不憤道:“憑什么?憑什么你讓我們呆五年,我們就要呆五年?”
趙維一笑,“因為你沒的選,要么回地窖里窩著去,要么答應我!每天還能見個太陽,散個步。”
“......”
“......”
場中匠人都沉默了,畢竟誰也不想回到那個又濕又潮的地窖里去。
阿老瓦丁冷眼看著趙維,“條件呢?留我們五年,這五年總不能什么也不要求我們做吧?”
他看的還是很通透的,趙維把他們綁來,無非就是看中了他們的一技之長。說白了,這五年就是替他賣命。
可是,阿老瓦丁沒想到,趙維的回答居然是,“還真就不要求你們做任何事!”
“你只要老老實實在城里呆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也沒人逼你干。”
“當然,愿意給大宋幫忙更好,而且很歡迎,酬勞更是你想像不到的多。”
“可即便心系大元,不想幫大宋打大元,我也理解。一日三餐我供著,想干什么干什么,娶媳婦生娃我都不管,只要呆足五年!”
此言一出,別說是那些匠人,連文天祥等人都是心頭一驚,暗罵趙維會不會聊天?
這話說出來,誰還愿意幫咱們?
果然,阿老瓦丁眉頭一挑,“你說話算數(shù)?”
趙維樂了,“我堂堂大宋寧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豈有說話不算數(sh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