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自帥府而出,除了趙維、馬二爺和王勝,一個個都是面色凝重,相互連話都不說。
實在是事關重大,盡管趙維不止一次的信誓旦旦,可出于本能,也還是不相信土豆的產量會有那么高。
到了帥府門前,發現王禎老爺子,還有阿老瓦丁等致知院的人,也在門口相侯。
王禎是來看成果的,而阿老瓦丁等人則是....對于他們來說,土豆的意義可能還要更深遠一些。
目前的情況是,他們已經是變向地降了大宋。但是,大宋能走多遠,是不是像趙維說的,真的在扶桑立國,其實都在今天的土豆收獲。
如果土豆真能養活這座城,那依釣魚城的地勢,元軍還真打不進來,他們也能安心搞自己的興趣。
而且,如果土豆真有那么神奇,也說明大宋在扶桑有一個好的發展,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信心。
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今天都注定是極為關鍵的一天。
今天這關過了,釣魚城就算穩住了,上下一心,前途光明。
今天要是砸了,那可能巴蜀便是眾人的葬身之所。
趙維一見王禎,登時大笑,“老爺子,怎么著?第一顆土豆收在哪里?”
“我看...就老爺子的實驗田吧!”
王禎有自己的一塊專用田,足有幾十畝。
除了一部分是他用各種方法種植的土豆,還有別的美洲物種也在試種。
趙維覺得,老爺子那塊田種的極為精細,王禎恨不得就睡在壟溝里。從那里開挖,計算畝產,顯然更穩妥些。
這也是昨夜和文天祥等人商量過的,眾目睽睽,求穩為上。
卻沒想到,王老爺一聽,趕緊擺手,“別!拿我那塊地算畝產?老夫怕你算不準,就去大田吧!”
說著話,背起手來就走,樣子還真有點像個老農戶。
眾人跟著老頭兒走,從帥府經護國寺、打谷場和火藥坊,上跑馬道,再從外城西村民寨穿過去,最后出奇勝門,來到外城。
一路上,城民和守軍見相公和大帥結伴出城,都知道是去收土豆的。有些閑來無事,便跟在眾人之后,也一道出了城。
王禎的幾十畝實驗田也在城外,老爺子在田頭搭了個窩棚,大多時間就住在田里。
路過自己的田時,老爺子進到窩棚里,取了一桿小秤出來。
文天祥等人不解,問他這是干嘛,王禎則答,“稱畝產唄!”
大伙兒一聽,面面相覷,“稱畝產?這么點個小秤,你稱什么畝產?”
百姓們也有點發虛,心說,不會真像城里傳的那樣,土豆是騙人的吧?
大伙兒沒注意到,幾個神情有異的漢子正偷偷地聚集人群,跟在寧王和相公們身后。
王禎帶路,又走了沒多遠,就是在他實驗田的邊兒上停了下來。
指著不遠的壟溝,“就這吧!”
眾人一看,又是皺眉,顯然對老頭兒挑的這塊地不太滿意。
幾乎都不算好田,土不夠肥,水也不夠豐,算是中等不平。
趙維見周圍站滿了百姓,不由心急。湊到王禎身邊,聲調卻是一點不低,“先生確定?事關重大,可不能......”
沒等王禎說話,卻是不遠的百姓聽到了趙維的話,有人冒頭兒呼喝,“寧王這是何意???”
“人家說選這塊地,肯定有選這的道理。莫不是殿下怕地底絕產少收,漏了餡兒???”
嗡的一聲,本來就心里沒底的百姓被這話一煽動,紛紛議論起來。
“為啥不種稻米?弄這種新奇玩意,咱都沒種過?!?
......
“你懂啥?種稻米...種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