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心中,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心說,他是知道了?知道陸元朗是自己孫子?不然,怎么會無緣無故的把養濟院交給陸元朗?
而且,你這一手是不是忒損了點?陸相公想掐死他。
立刻!
馬上!
就現在!
原本想著坑趙維一道,鬧事兒的事就算今天解決了,以后也是麻煩。
可是現在,陸元朗管養濟院,那以后真出事兒,自己大孫子是要背鍋的??!
現在,你不但不能給他使絆子,反而要祈禱陸元朗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好好表現,不然就廢了。
至于江鉦和陳宜中,除了想樂,沒有任何別的想法了。
太可樂了,坑趙維坑到自己孫子身上,你老陸也配稱大宋第一權臣?
對視一眼,意思是,陸君實是不是老了?有點退步了啊!讓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給耍的團團轉,這也才弱了吧?
至于坑害不坑害寧王,別說陳宜中這個和趙維不對付的,就連江鉦也覺得根本就不叫事兒。
大宋這幾年雖說過的艱難,可卻是萬眾一心。
一心到,已經忘了他們這些人都是從修羅場里面廝殺出來的人精。
是的,不是人精,想在專門玩權術的漢儒天下里混到相公這個層次?做夢呢?給趙維使這一出只能算是小場面,調劑一下罷了。
況且,他們也不是真的認同趙維的做法。
還什么養濟院?沒啥大用。盡管趙維把犧牲的英魂們抬了出來,也沒啥大用。
其中的套路,他們也是一看就明白,不就是讓土人見到好處嗎?
趙維的重點不是贍養英烈之后,而在于他輕描淡寫的后幾句。
就是,以后在新崖山出傭工的土人,也能享受與宋民一樣的待遇。說白了就是拉攏這些土人唄。
可根本問題不在這兒,這些小恩小惠,短期能看到點效果。時間長了,土人也不傻,不會為了這點小福利就和大宋一條心。
老哥仨兒之所以推崇理學教化,是因為與土人之間的矛盾主要還是文化上的,以及大到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
比如金銀,比如資源和貿易。
這一點上,不光是對上扶桑土人,大宋面臨這個問題三百年了。
遼也好,金也罷,包括元,為什么和大宋最開始的時候都打的不可開交,你死我活?就是因為文化上、利益上的的沖突。
這和對上扶桑土人沒區別。
蠻族的文化和中原不一樣,貿易上更占不到便宜。做為鄰居,我吃肉,你連湯都喝不上,還盤剝我?那不和你漢人干還等什么?
可是,一但他們接受了漢人的文化,那就不一樣了。
遼朝漢化之后不想和漢人打了,金朝漢化也不想和漢人打了。
元人還沒走到那一步,至于扶桑土人...他們才剛開始。
所以,急什么?
遼人、金人能接受漢化,元人也快接受了,土人也是早晚的事兒。
趙維這種小恩小惠,在老哥仨兒看來,沒格局,上不得臺面,布道天下才是正理。
......
——————
“我布道你大爺的道!還天下?”
這些也就相公們心里想想,真要讓趙維知道,呵呵,肯定得像上面那樣罵娘。
趙維是什么人?
趙維是張簡之和謝疊山教出來的,張師父號稱“奸學”鼻祖,謝先生也是理學大學。他是兼通則達。
老哥仨兒那一套,還在念三字經的時候,張師父就和趙維講過。后來到了謝疊山門下,謝先生又從理學派的角度講了一遍,趙維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