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跑這里來了,還似乎和呆子認識,很熟?
意識到這一點,婺秋的眼里帶上了自己都不曾發覺的緊張與敵意。
“小友本事通天,外頭貼著通緝令呢,還敢如此囂張,在下佩服。”洛歌作揖一拜。
婺秋:“……”
這是在變著法子罵她愚蠢,還是在夸她膽子大?
龍不離忍不住失笑,淺淺勾起唇角后起身作揖拜過,指指這空蕩蕩的大廳:“洛姐姐不必為秋姐姐她擔心,這間酒家我出了銀子包下,又施了陣法鎖住此處,那些個官兵是進不來的。小二與店家也瞧不清秋姐姐的真容貌。”
“小阿離倒是個心細的。”洛歌尋個板凳坐著,單手撫上下巴打個呵欠,“婺小友可知,自己緣何被那黃員外惦記上?”
婺秋怔怔,沒好氣地翻翻眼皮子:“若我知得,又怎會呆在這小地兒,出也不是,留也不是!”
看來轉世經年,仍舊是這般急性子。
洛歌微微一笑,娓娓將那其中由頭道來。
原來,那黃員外曾是一名戲子,藝名黃承安,人稱四郎。他所出的戲班子,那可是曾享譽盛名的。甚么黃梅戲,甚么京劇,甚么豫劇,甚么蘇劇,樣樣兒精通,隨口拈來一句,便是經典。
數百年前,前戲班上京都臨祧巡演,彼時四郎初登臺,以名劇霸王別姬一舉成名,成了當代最紅的角兒,被譽為梨王。
多個大陸聞得他名聲,俱是以重禮相贈,邀請他去當地梨園唱戲。怎奈四郎性子清雅,不喜達官權貴,只擇欣賞之人,為之唱戲。
于是黃四郎遇到了程淮。
兩個戲子俱是名角兒,愛戲如命。其中,以霸王別姬為最。
五百年前,黃四郎與程淮登臺同唱霸王別姬。前者演作虞姬,后者做個霸王,二人一唱一和,咿咿呀呀抬袖揮袍間,將項羽和虞姬的情意給烘得淋漓盡致。尤是最后虞姬自刎時,更是看哭臺下無數觀眾。
“淮哥兒出自臨祧,愛極這京劇,也愛極這霸王別姬。日后,四郎與淮哥兒同臺唱戲,不論黃梅,不論京豫,四郎愿陪淮哥兒唱戲,到歲月之末。”因戲結緣相識,交下叫人羨慕的友情,黃四郎如是說道。
于是黃四郎與程淮同臺唱了四百七十年的戲,扮演了無數次的霸王和虞姬。不論戲里戲外,他二人總歸是默契到叫人止不住驚奇的。
凡塵劫之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