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足夠洛薩軍大半個月使用的糧草和輜重。
即便為了執行此次作戰計劃,士兵們只帶了兩三天的口糧就踏上戰場,沒有后續物資支援也是一樣。
誰讓戰場距離臨時基地的紐倫堡還不是太遠呢。
真正讓洛薩在意的,其實是那四千五百多人的戰俘。
說實話,第一次從邁爾斯口中得知戰俘數量的時候,洛薩的第一反應是將他們統統貶為奴隸,拉到臨湖莫溫等地去的。
因為當時,洛薩剛剛統計完戰后士兵的升級,和之后每周的工資問題。
統治有敵意的領民不會系統稅收。
屬于洛薩私人財產的奴隸可是要乖乖繳納第納爾的。
建立起完善的系統建筑后,每個村鎮能夠的繁榮度加成201。
也就是說,每個村鎮每周的稅收,最高能夠達到基礎稅收的三倍以上。
四千名奴隸,就是每周增加近一萬五千第納爾的稅收。
即便洛薩當前的每周工資已經飆升到了近五萬第納爾,也能撐好長一段時間了。
不過后來,洛薩還是放棄了這個充滿誘惑力的選擇。
因為他算了一筆賬。
依照目前的統御技能,每一名菲爾茲威勇士的每周工資是28第納爾。
那么價值28第納爾的菲爾茲威勇士,能夠看管住十名奴隸嗎?
e……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洛薩并不想為了這一時的小利,得罪這些俘虜代表的數百個村鎮,上萬戶家庭,以及三百萬公國平民。
畢竟,他總不可能轉遍整個公國,然后找出所有代表敵意的目標,再把他們貶作不穩定的奴隸吧。
而且此戰過后,這些經過一場大戰的俘虜,未必不會轉變成為洛薩沖鋒陷陣的士卒。
擊敗貴族聯軍后,就算周邊的貴族再不滿洛薩對他們高貴身份的踐踏。
為了他們的小命和家族財富著想,他們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考慮自己的“屁股問題”了。
更何況作為異軍突起,已經占據了公國南方大半的洛薩,也已經有了值得投資的本錢了。
這一點,從會議開始前,邁爾斯轉達的被俘貴族“求見”他的消息,就能看出一二了。
有奶的,才是娘啊!
而要將這些俘虜轉化為自己的士兵,就又與洛薩的第三個收獲關聯了起來。
這也正是洛薩召開戰后總結會議的目的。
大張旗鼓地召開一場會議,總不能真就只是用一些無關緊要的對話,來水水字數的吧。
在洛薩看來,這場過程略顯艱難,整體卻沒有太大危機的戰役。
就像是一把鐵錘一樣,將這支成分復雜的軍隊狠狠淬煉了一番。
趁著士兵們還沉浸在戰勝的興奮中,對戰友傷亡的悲傷心情還未升起。
賦予他們作戰的意義,給予他們最關注的傷亡和戰功保障,是他們得到物質和精神需求的雙重滿足。
在他們原來的領主重新把觸手延伸到士卒身上之前,給他們牢牢地打上自己的印記。
再以他們為基礎,對部隊進行擴編。
才是洛薩隱藏的“險惡”目的。
這是對士兵和洛薩都有好處,唯獨嚴重損傷貴族利益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