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他才知道這比他想的還要隆重,光是張飛特地帶著張苞從閬中趕回,便可見一斑。
負責主持冠禮的大賓是糜竺,負責協助冠禮的贊冠者是許靖,這兩人包括舉行冠禮的良臣幾日都是通過卜筮選出來的。
當天早晨,一身禮服的關平端正地跪在關家府邸的宗廟門前,胡氏席坐在左側,關索、關興與關銀屏則站在胡氏身后,而劉備、張飛、諸葛亮、趙云、賴恭、陳到等賓客席坐在右側,冠禮便是要在眾人的注視下完成。
良辰既到,糜竺便開始為關平加冠。
周朝時期的加冠為“三加”,一加布冠,意為冠者具備衣食之能;二加皮冠,意為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加爵冠,意為冠者基本具備知書達禮之能。三冠連加寓意非凡,旨在激勵冠者奮發圖強。
到了漢代,不少冠禮已簡化成“一加”,但劉備對關氏一門給予厚望,便讓糜竺為關平行“三加”冠禮。
加冠完畢后,糜竺又朗聲向關平宣讀祝詞,并為關平賜酒,這是關平自關羽死后第一次飲酒。
飲酒完后,關平又隆重地向母親胡氏跪拜。緊接著,便是冠禮上另一個重要環節賜表字。
關平的表字為“定國”,這是關羽生前就與胡氏商議好的,有“平定天下,復興漢室”之意。當糜竺高聲念出關平表字的時候,劉備及眾文武大臣皆是精神一震,暗暗稱贊。
不過關索倒是好奇關羽是否給自己留下過表字,他知道關興的表字為興國,莫非自己日后的表字也會和興國安邦有關系?
接受完表字后,關平也算正式長大成人,他先在宗廟里的關羽靈位前祭祀了關羽一番,隨后禮見母親與弟妹,接著再一一拜見劉備等賓客,接受眾人的祝賀。
如此,冠禮才算正式完成。
看完整個冠禮后,關索一想到自己日后也要走這么一遍流程,就覺得頭大,聽說結婚都不見得比冠禮復雜。
不過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人真的很重視冠禮,劉備不僅自己親自前來,甚至還帶來了劉禪、劉永和劉理三兄弟,讓他們好生了解禮儀的流程。張飛除了長子張苞外,也帶來了他尚未及冠的次子張紹。
說起張苞,不得不說他也是極為幸運。前番張苞病勢沉重,幸得樊阿前往閬中為其醫治,終于使他避免了英年早逝的悲劇。
另外,樊阿真的在名醫郭玉的老家廣漢郡雒縣內,求得了一本郭玉早年留下來的醫學筆記,把樊阿高興地不行。樊阿回到成都后,也醫治了許多軍民官吏,比如進一步穩定了法正的病情,治好了病重的掌軍中郎將董和。
另外,書佐馬鈞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終于制造出了第一臺改良版織綾機。這種十二躡的織綾機和原來的六十躡相比,只需要五分之一的工人,但效率幾乎高出了四倍,這讓劉備、諸葛亮與糜竺大為驚奇。在看到蜀錦的產量比原先大大提高后,劉備立馬兌現諾言,封馬鈞為益州勸學從事,并選拔成都等地出色的工匠,跟隨馬鈞大批量生產新型織綾機。
只是,馬鈞嘴笨口吃的毛病始終沒有改掉,因此再傳授工匠制造新型織綾機的時候,往往十分費勁。從劉備那里知道這個消息后,關索也不由得思索起來,看來需要再找一位能工巧匠來輔佐一下馬鈞才行。
若說這半年發生了哪件事最驚天動地,毫無疑問就是實行了九品中正制的魏王曹丕在延康元年十月,接受了天子劉協的禪讓,登基為帝。傳聞曹丕事后甚至殺死了天子,這個消息傳到成都,劉備親自率領眾臣為劉協發喪,并追謚劉協為孝愍皇帝。
雖然關索知道劉協現在仍好好的活在冀州山陽,做魏國的山陽公,但劉備是否真的知道,那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