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張纮、賀齊當年勸諫自己的話,甚至連鎮守當陽的甘寧患病,關索也一清二楚,看來這個細作的職位一定不低。
想到這里,孫權不由緊張起來,朱然賬下尚有數位將軍,這個內應身份不明,無論去堵截張飛援軍,還是留守高林亭,只要一離開朱然,便有可能臨陣叛變,到那時吳軍便兇多吉少。
看到孫權一言不發,只是眉頭緊鎖,是儀忍不住說道“大王,此事恐有蹊蹺,需謹慎行事!”
“先將這三百六十名吳兵和興霸的靈柩送往武昌!”沉思片刻后,孫權首先決定的便是此事。
雖是這些吳兵中沒有漢軍細作混在里面,但天知道他們有沒有成為漢軍的內應,既是隱患,便絕不可留在江陵。萬一再讓他們宣揚漢軍仁義,難保不會影響江陵軍心。
孫權又反復斟酌了一番,終于下定決心,拍案道“孤主意已定,親自領兵駐守在當陽以北,先堵住張飛援軍,然后再設法與義封徐圖當陽!”
“不可!”是儀聞言大驚,急忙勸道,“大王萬金之軀,怎可親入險地!何況江陵可用之兵只有六千,又須固守城池,豈能盡數帶去!”
“大王若真信那幫士卒所說,此事也應讓陸伯言去辦!”
“眼下劉備、張飛、馬良三路兵馬壓境,東吳兵馬盡數在外抵御,就算調遣,來往也恐不及!”孫權知道是儀的話有道理,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張飛的援軍到達當陽需要六天,而這些吳兵從當陽回來,已經花了兩天,那么孫權只剩下四天的時間來做準備,除了直接從江陵派兵過去,沒有更快的辦法了。
“大王若真是要從江陵出兵,也應派一員大將前去,不宜親往!”是儀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道,他無論如何都不贊同孫權親自出兵,還只帶這么點人。
“莫非孤不知兵?”孫權頗為不悅地說道。
雖然眼下江陵城內確實缺少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但關索對孫權的輕視卻讓孫權更為惱恨。他孫權坐領江東二十余年,也曾親自領兵在濡須口與曹操對峙,豈有關索說的那么不堪。
更何況關索的那封書信,用來故意激怒孫權的意圖太過明顯,若按常理,孫權定會冷靜行事,按兵不動,可孫權既然知道那晚吳班與關索的談話,便要反其道而行之,出兵當陽,殺漢軍一個措手不及。
但孫權親征之舉事關重大,胡綜也開口道“大王,適才我盤問蜀軍放歸的士卒時,眾人皆言當陽城內蜀軍兵不滿兩千,且部分帶傷。”
“還有什么?”既有敵方情報,孫權豈能無動于衷。
胡綜如實說道“蜀軍統帥乃吳懿族弟吳班,另有關羽舊部周倉、王宇等人。”
胡綜說到這里,臉色不由凝重起來“唯有一將,使一把赤紅長刀,騎一匹高頭白馬,戴著鬼怪面具。此人武藝高強,射殺蔣壹,力敗甘興霸,只是眾士卒皆不知是何人!”
“大王若去,萬不可小覷此人!”胡綜也謹慎地向孫權諫言。
孫權思索一番后,隨即點頭道“此事,孤知曉了!”
孫權當即傳令,明日親自統領四千兵馬,并賈華、胡琮、徐詳、駱統四員將領,前往當陽,只留是儀等文官、并江陵令姚泰守衛江陵。
“唉……愿蒼天能保佑東吳……”是儀苦勸孫權不住,只能心中祈禱。
就在孫權準備反攻漢軍的前一天,當陽城內也迎來了一位貴客。
在得知漢軍順利拿下當陽后,鮑凱便令二子鮑義單騎前來。在城樓上看到近兩年未見的鮑義,關索頓時喜出望外,親自出城迎接。
“鮑義兄,許久未見,一向可好!”關索熱情地握住鮑義雙手。
“我在莊上,自然比不得你在沙場廝殺來得辛苦!”鮑義呵呵一笑。今日重逢,鮑義一眼就看出關索比當年又壯實了許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