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宜都,夷陵,漢軍大營
且說劉備親率七萬大軍在夷陵與陸遜僵持了四個多月,因為吳軍的堅守不出和嚴加防備,始終無法前進半步。求勝心切的劉備見漢軍士氣日益衰退,心中不免更加著急。
“唉,吳軍如此堅守,孝直有何良策?”這一日,劉備又與法正在中軍大帳商議破敵之策。
法正心中卻早已有了戰略方針,呵呵笑道“陛下勿憂,陸遜固然智謀過人,但東吳諸將并非人人是陸遜。”
“孝直這是何意?”劉備頓時不解地問道。
“陛下請看。”法正手指案幾上的地圖,對劉備分析道,“夷道城守將孫桓乃東吳宗室,且年少有為,如今被我軍困于夷道,陸遜卻不發兵來救,想來是料定孫桓必能堅守。”
“我軍必須從孫桓下手,若能奪了夷道,吳軍必然士氣震動,陸遜在軍中定然大失人望!”法正信心十足地說道,“到那時我軍便可趁勢破敵!”
“孝直之言甚是!”劉備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但他轉念一想,依舊皺眉道,“只是夷道城池堅固,馮習與張南數次攻城,皆未成功。”
“必須誘孫桓出戰……”法正手捻長須思索道,“如此才能盡快奪下夷道。”
就在這時,賬外快步走進一名士卒,激動地說道“啟稟陛下,車騎將軍有捷報送到!”
“捷報?快快呈上來!”自漢軍奪下秭歸后,劉備已經有近四個月沒有聽到值得令他高興地消息,眼下得知張飛傳來捷報,頓時驚喜不已。
在看完張飛傳來的捷報后,劉備不由心花怒放地大笑起來“好啊!好啊!真是太好了!”
法正許久未見劉備這般高興,心中好生奇怪,忍不住問道“不知是何捷報,竟能讓陛下如此歡喜?”
劉備毫不吝嗇地將捷報遞給了法正,臉上的喜悅之情難以掩飾“三弟賬下吳班等人偷渡荊山,襲取當陽,斬殺當陽守將甘寧與運糧將領蔣壹,奪得數萬斛糧草!”
“竟然能斬殺甘興霸?”法正看完捷報后,也是大感意外,那可是百騎劫曹營,名震江東的虎將啊,他一死,吳軍定然士氣大挫。
“確實如此!”劉備呵呵笑道,“三弟信中言明,此番奪下當陽,關索賢侄奮勇殺敵,射死蔣壹,砍傷甘寧,當為首功!”
“關二郎君如此英勇,真不愧是關云長之子!”法正也不禁感嘆道。想起關索昔日請樊阿為其治病,恩怨分明的法正對關索的印象極為不錯。加之劉備有心栽培關索,法正也想幫著提攜一番。
“陛下,我軍既奪得當陽,朱然必然要提防后方!”法正立刻說道,“張將軍那里便更有破敵良機!”
就在這時,賬外又走進一名士卒“啟稟陛下,丞相命益州從事馬鈞前來,現已在寨外等候!”
“傳他進來!”聽到馬鈞這個能工巧匠來了,劉備倒是多了一絲好奇,不知道馬鈞這次又給他帶來了什么有意思的東西。
少時,馬鈞走進中軍大帳,也許是第一次來到軍營的緣故,馬鈞始終有些緊張,結結巴巴地跪地道“臣馬,馬鈞,參,參見陛下!”
“請起!”劉備抬手示意馬鈞平身,“德衡遠道而來,想必是有要事!”
“奉,丞相之,之命,為陛下,獻上‘投,投石車’圖紙!”馬鈞說完,便從懷中掏出兩個錦囊,“這,這里還,有丞相書,書信一封!”
原來,當初關索臨行前曾留了一封書信給馬鈞,請他在益州研究投石車,以備日后漢軍使用。對此,諸葛亮也十分贊同,并給馬鈞配備了十名木匠。
只是馬鈞之前從未涉足過大型攻城器械,即便有關索留下的草圖,馬鈞也鉆研了許久,更兼前段時間秋雨連綿,木材浸水發霉腐爛,耽誤進程。因此馬鈞花了三個多月,方才制造出第一臺令諸葛亮滿意的投石車,射程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