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十步。
在讀完諸葛亮的書信后,劉備也知道馬鈞此次來前線是帶了攻城器械,欣喜之余,便想讓馬鈞制造投石車,攻擊陸遜營寨。
“陛下,眼下陸遜死守夷陵一帶,毫無破綻可言,便是有投石車,也難保必克!”法正這時卻開口勸道,“吳軍不知我軍已有投石車,便可將此物作為奇兵!”
“但既是奇兵,便需一戰破敵!”法正十分干脆地說道,“依臣之見,不如令馬德衡前往車騎將軍大營,或能助其攻克朱然營寨!”
再仔細琢磨過法正的話后,劉備也覺得十分有理,于是親自修書一封,并差人將馬鈞等工匠護送至張飛大營。馬鈞既得劉備重用,也自當效命。
馬鈞剛剛告退,先前那位來報捷的軍士又向劉備匯報道“啟稟陛下,車騎將軍還將繳獲到的吳軍服飾與旗幟一并送至軍中!”
聽到這些物資后,法正的雙眼不由得一亮,計上心來。
“哈哈哈,張將軍這些東西送得真是太及時了!”法正哈哈大笑道,“陛下,臣有取夷道之計了!”
“當真?”劉備頓時喜上眉梢,“孝直快快說與朕聽!”
法正在劉備耳旁低聲數語后,劉備也是連連點頭稱贊“好好好,就依孝直之計!”
荊州宜都郡夷道城
且說孫桓領著麾下四千兵馬駐扎于夷道城后,漢將馮習與張南奉劉備之命,率領七千兵馬將夷道城三面圍住,只留空南門,孫桓自知寡不敵眾,故而嚴守城池,等待陸遜發兵來救。
只是一連等了近四個月,仍未見吳兵前來,孫桓心中難免有些怨言。好在孫桓在軍中威望極高,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仍能軍心穩定。夷道城池堅固,城內又糧草充足,漢軍雖有幾番攻城,皆被孫桓打退,眼下夷道暫且無憂。
漢軍見難以攻克城池,便想盡一切辦法高聲辱罵孫桓,誘其出戰。孫桓年少氣盛,面對辱罵終究不能無動于衷,虧得沉著冷靜,方才沒有貿然出城迎戰。
不過,由于孤守夷道,孫桓還不知道當陽陷落,甘寧身死的消息。而且陸遜也才剛剛得知此事,考慮到甘寧乃東吳大將,若是死訊傳開,孫桓麾下將士必然士氣受挫,因此陸遜暫時決定不要將此事告知孫桓。
何況馮習與張南雖然只是三面圍城,但也在南門路口設置伏兵,專門截殺來往吳軍信使,設法切斷孫桓與陸遜的聯系。
這一日,漢軍似乎又想出了新的罵人方法,近百個嗓門特別大的老面孔,又在夷道城下喝罵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