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撤,漢軍連營寨都顧不得收起,糧草輜重更是遺棄滿地。
“將軍,援兵到了!”孫桓身邊的吳兵一個個激動地喊了起來,“是甘興霸將軍來了!”
孫桓早年在江東也與甘寧有過數(shù)面之緣,雖然在城樓上看不清甘寧的臉,但從兵器和鎧甲上還是能認出來。在看到圍城的漢軍皆落荒而逃后,孫桓立刻興奮地拔出佩劍,高呼道“將士們,隨我出城,痛擊蜀軍!”
孫桓麾下將士早就對漢軍深惡痛絕,此刻人人爭先,隨孫桓一同追殺敗逃漢軍,方才出了北門,卻見東吳援兵已到城下,正在北門外等候。
“多謝興霸將軍前來……”看到為首“甘寧”縱馬而來,孫桓急忙上前施禮,可靠近一看,他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此人并非甘寧。
來的那將雖然穿著甘寧的鎧甲,手拿甘寧的兵器,但年紀卻是三十上下,容貌英俊,全然不似甘寧粗獷豪放的長相。
“汝不是甘興霸將軍,卻是何人!”孫桓心中猛地一凜,厲聲問道。被困在夷道數(shù)月的他,自然不知道甘寧早已經(jīng)戰(zhàn)死當(dāng)陽。
“我乃大漢征西將軍劉封是也!”來將哈哈大笑道,“今日特來取你夷道!”
聽到劉封的名字,孫桓不由地大驚失色,連忙高呼道“中計矣,快快回城!”
“孫桓哪里走!”劉封大喝一聲,縱馬直取孫桓。孫桓被迫回身交戰(zhàn),斗不上數(shù)合,忽地劉封身后沖出一位英氣逼人的中年將軍,電光火石般地一槍刺去,直接洞穿孫桓胸膛。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
趙云一槍將孫桓挑落下馬,吳兵見孫桓已死,頓時大亂,四散奔逃,劉封與趙云立刻率兵沖入北門,馮習(xí)與張南知劉封得手后,也一同回軍反攻。
法正知道孫桓甚得軍心,更兼兵法有“圍師遺闕”一說,為防吳軍垂死掙扎,漢軍故而皆從東門、西門、北門而入,只空出南門,吳軍既有活路,也自然不會負隅頑抗。不消半個時辰,漢軍便順利拿下夷道,孫桓麾下四千吳兵陣亡近千人,另有五百余人做了俘虜,其余皆從南門逃走。
孫桓陣亡,夷道丟失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陸遜營帳內(nèi),東吳眾將皆是大驚失色,而陸遜也宛如晴天霹靂一般,嘴角不斷地抽搐著。
孫桓是孫權(quán)的愛侄,年紀輕輕便已是文武雙全,孫權(quán)稱其為“宗室顏淵”,前番奪取荊州時,孫桓更是多立戰(zhàn)功,孫權(quán)完全是把他看作東吳將來的棟梁。
這樣一位杰出俊才就這樣亡于漢軍之手,孫權(quán)知道了,不知會有多憤怒和傷心。
更要命的是,當(dāng)初東吳眾將請愿分兵去救孫權(quán),是陸遜力排眾議,認為孫桓深得士卒之心,且夷道城池堅固,孫桓定能堅守。
眼下陸遜雖然低著頭沉思戰(zhàn)局,但他完全可以感受到許多不屑、嘲弄的目光,這是陸遜最為擔(dān)憂的事情。
眼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還不高,雖然統(tǒng)帥三軍,外加料中張飛兵出荊山,但大部分將領(lǐng)卻仍舊不滿意他堅守不出的作戰(zhàn)策略,如今孫桓陣亡,麾下將士必然對他惱恨不已。
“都督若早早派兵增援,叔武將軍又怎會喪命于蜀軍之手?”年近六旬,資歷最老的韓當(dāng)?shù)谝粋€站出來高聲質(zhì)問陸遜。有韓當(dāng)起頭,周泰、宋謙等將領(lǐng)皆紛紛附和。
“我先前有言在先,堅守勿戰(zhàn),不可與蜀軍爭一時之短長!”面對眾將的質(zhì)疑,陸遜深吸一口氣后,正色說道,“孫叔武擅離城池,致使兵敗身死,夷道失守。縱是他活著回來,我亦當(dāng)軍法從事!”
陸遜這話倒也不無道理,孫桓輕敵出城以至夷道丟失,確實違背陸遜軍令。眾將一時倒也沒法反駁,皆是沉默不語。
過了好一陣子,徐盛方才開口問道“都督,眼下當(dāng)如何用兵?”
“劉備奪下夷道,必派人兵往西去取公安,與武陵樊伷等合兵一處!”宋謙忍不住說道,“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