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歸我軍所有。”諸葛亮卻又潑起了冷水,果然讓楊阜的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此番與魏賊交戰,雖非一帆風順,但邪不勝正……”諸葛亮說到這里,言語之中充滿了自信,“我大漢終將復興涼州,乃至天下!”
“阜愿拭目以待。”楊阜也十分想知道,天命究竟在漢還是在魏。
離開楊阜府邸后,諸葛亮徑直回到太守府,處理軍務。雖然奪得南安,但隴西與天水皆未攻克,諸葛亮不太希望戰線拉得過長。眼下天氣轉暖,渭水水位即將升高,水勢也會迅猛,為了防止作戰不便,諸葛亮便琢磨是否應該叫馬超放棄豲道,退回落門聚與馬岱合兵一處。
只是考慮到趙云和馬岱先后受挫,此舉是否會進一步打擊漢軍的士氣,引發將士不滿……
是夜,諸葛亮獨自在房中查看涼州地圖,思索對敵之策,正在分析之際,忽有一名從漢中來的士卒連夜求見,說是有關索轉送來自公安的緊急文書。
“荊州那邊果然大意不得啊……”諸葛亮一直以來不希望與魏軍陷入僵持且不易脫身的局面,正在此處。
拆開士卒送來的錦囊,只見里面有好幾封書信。原來,自得知諸葛瑾在陸口有拉攏寇封之意后,諸葛亮便讓寇封多與諸葛瑾書信來往,看他是否有進一步的動作。而諸葛瑾見寇封回信逐漸殷勤,也不斷地暗中慫恿,最近他更是在信中直言,眼下漢軍大舉北伐,寇封勇謀兼備,卻置于后方安閑之地,著實大材小用。
“子瑜如此煽動,想來定是孫權授意……”諸葛亮覺得東吳的野心越發顯露,“莫非吳軍奪取合肥,真是一場騙局?”
想到這里,諸葛亮不再猶豫,親寫書信給馬超,雖未明言荊州之患,但也讓他即刻退兵至落門。信使不敢怠慢,晝夜兼程,終于以最快的速度渡過渭水,將退兵的消息帶給了馬超。馬超得知竟要放棄豲道,也是一頭霧水。
“我軍占據豲道,便可截住魏軍援兵,天水、隴西二郡旦夕可破。若退兵落門,則是與魏軍隔河對峙,也再難進兵!丞相并非無謀之人,為何如此……”
“莫非丞相想穩扎穩打……”馬超左思右想,認為這應該是唯一的理由,不由覺得諸葛亮行事未免過于謹慎。
“將軍,丞相信中所言何事?”正陪著馬超在太守府議事的楊陵見馬超愁眉不展,忍不住小心地問道。
馬超深吸一口氣后,果斷地說道“我軍即刻退往落門,勞煩太守安排人員,將城中府庫錢糧一并帶走!”
“要,要走?”楊陵頓時大感詫異。
“歸降魏兵與大小官吏皆要隨行,至于城內百姓,愿從者也可同行。”馬超說完,立刻前去召集士卒。而楊陵無可奈何,只有按照馬超的吩咐轉移人員和資產,所幸南安郡小,豲道內官吏數量有限,忙活了大半日,終于讓他們攜帶家眷,跟著漢軍一起離開,迫于馬超的威猛,就算心中不滿,也不敢多言。
而城內也有不少百姓見漢軍進入豲道后軍紀嚴明,不曾擾民,因此也欲相隨,前后也有近百戶人家,馬超與麾下三千漢軍一路上維持秩序,并嚴防平襄一帶的魏軍從后追擊。
不過諸葛亮也提前讓馬岱派人在渭水北岸接應,因此馬超這一路人馬順利返回落門,并無阻礙。等到費曜和郝昭派兵前來時,只剩下被搬空的豲道。二將雖是氣憤,但也及時守住渭水北岸,伺機救援冀縣。
就在漢軍與魏軍隔河對峙之際,荊州的大戲也逐漸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