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本已入睡,可得知有漢將求見,當下困意全無,急命傳喚。
少時,王沖與他的家仆在魏兵的帶領下,來到中軍大帳。一見到秦朗,王沖便立刻伏地下拜, 恭恭敬敬地說道:“蜀牙門將王沖,見過秦將軍!”
“既為蜀將,深夜到此,所為何事?”秦朗正色高聲問道。
“回將軍,小人到此,是來助將軍攻取襄陽的!”王沖頗為興奮地回答道。
“攻取襄陽?”秦朗雙眼頓時一亮, 連忙問道, “汝有何妙計?快說來聽聽!”
“回將軍,李嚴已被魏軍圍困在朝陽,關索也領兵前去搭救,眼下襄陽城中不過百余士卒。”王沖要當降將,自然把襄陽情況和盤托出。
“百余人?”秦朗微微一愣,隨即震怒道,“襄陽城墻上明明旌旗招展,汝莫非是來誆騙詐降!”
“千真萬確!”王沖趕緊為自己辯解,“蜀軍故意多立旗幟,只是為了虛張聲勢罷了!城內當真只有百余人!”
“將軍若是不信,請看小人背上鞭傷!”王沖說完,當即解開自己的衣甲,將自己滿是傷痕的后輩展示給秦朗。只見一道道深紅的鞭痕遍布王沖的背部,不計其數,宛如漁網一般交叉錯綜,看得讓人觸目驚心。
“汝這是……”看到這等慘狀,秦朗也是驚訝不已。
“實不相瞞,小人出自廣漢王家,只因先父和李嚴往日有嫌, 李嚴前日便因瑣事責罰于我,抽打了我一百鞭子!”王沖回憶當日受刑時的鉆心劇痛,仍是對李嚴深惡痛絕,“小人不堪其辱,早有投降大魏之念,今日愿助將軍奪取襄陽,請勿生疑!”
雖然王沖言辭懇切,但秦朗依舊不放心,立刻讓軍醫過來驗傷。少時,軍醫來此檢查過王沖的背傷后,向秦朗匯報道:“啟稟將軍,此人背傷已有十余日,絕非今日所受。”
既是軍醫這般說,秦朗倒也有幾分相信,他又盤問了一遍王沖家境。得知王沖父母已亡,并無同胞兄弟,唯有一妻,尚無子嗣, 也不掛念同族親眷, 真心降魏, 秦朗心中的疑惑也消了大半。
“汝且說說,如何助我奪取襄陽?”秦朗嚴肅地問道。
“趁著關索尚未領兵返回,將軍何不今夜便隨小人前往襄陽。待小人入城時,將軍便可長驅直入,一舉奪下城池。”王沖說完,指了指一同帶來的家仆,“此乃小人心腹家仆,可留此為質!”
聽完王沖的話,秦朗不由得陷入沉思。當日司馬懿命他攻取襄陽,牽制漢軍,但也讓他小心行事,不可魯莽進兵。而秦朗身為曹操繼子,從小謹慎低調,奪取襄陽這個功勞即便再誘人,也沒有讓他沖昏頭腦。
不過機會擺在眼前,秦朗也不能無動于衷,他當即喚來偏將軍鄭文,吩咐道:“鄭將軍,我命你領兵四百,隨王沖奪取襄陽!”
秦朗麾下一共三千將士,就算漢軍有詐,損失四百魏兵也不會傷筋動骨。而鄭文也自然樂意奪取這個大功,當即毫不猶豫地拱手道:“愿聽將令!”
事不宜遲,秦朗立刻點起四百步卒,隨鄭文一同前往襄陽。魏軍在王沖的引路下,乘著白日造好的木筏渡過漢水,很快便抵達襄陽城東,一路暢通無阻。
“怎么未曾遇到一個蜀兵?襄陽城外竟如此無備?”鄭文一面嘀咕,一面狐疑地望向王沖。
王沖心中一緊,細細一琢磨,趕緊解釋道:“襄陽蜀兵已然不多,想來他們都聚集在城中,固守待援。”
“汝速去叫門!”鄭文也不知道王沖說的是真是假,漢軍有沒有埋伏,進城便知。
王沖當下便來到襄陽城下,對著城上高呼不止。站崗的蠻兵得知王沖返回,立刻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城門開后,王沖并不急著進城,而是等待魏軍來奪城門。這個時候,校尉何猿突然迎面走來,疑惑地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