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前隊,調轉方向,往南面火速撤離。
雖然重騎兵因為裝備沉重的緣故,難以像輕騎兵一樣疾速沖刺,但騎兵終究是騎兵,再慢也比步卒跑得快。眼看魏軍騎兵離漢軍越來越近,李嚴頓時心中著急不已。
可就在時,一匹高大白馬從李嚴身旁掠過,但見一名身穿明光亮鎧的雄壯武將,手持一把血紅色大刀。跟在他后面的,是成群結隊、數以千計的矮小戰馬,上面承載的,皆是身著小鎧的南中蠻兵。兩千蠻兵騎卒欲為大軍斷后,牽制魏軍,尤其是張遼與那三千重甲騎兵。
“二兄!”關興如何認不出那是關索的坐騎奔云,立刻調轉馬頭,緊隨其后。周倉深怕關氏兄弟有失,也一同跟上。至于那一千名曾被困在朝陽的張飛舊部,比起李嚴,更信服周倉與關興,也留在隊伍最后,一邊撤退一邊留意騎兵的交戰,以備隨時接應。
“關索,你終于出現了!”
適才張遼未在漢軍陣中看到關索的身影,心中正在疑惑。眼下看到這熟悉的白馬紅刀,他的內心突然莫名地熱血沸騰起來。
當年自己攻打襄陽,他便是被關索這個后輩拼死阻擋,未能拔城。如今二人又有機會一較高下,張遼倒要領教領教關索的真本事,看看有沒有傳聞中說的那樣無人可敵。
蠻兵騎卒并未迎面沖向魏軍,而是繞到魏軍右側,但聽一聲“放箭”,關索麾下大將謝金,親自張弓搭箭,帶著位置靠右的部分蠻兵展開拋射,攻擊魏軍重騎。
魏軍重騎兵雖無盾牌格擋,但人馬皆有鎧甲護衛,加上士卒揮動長矛,箭矢不是被撥到一旁,就是射在鎧甲上,無法造成傷害。
“還射敵軍!”張遼見蠻兵的第一波攻擊已經結束,隨即高喝一聲。三千魏兵紛紛將手中的長矛夾在腿上,取出弓箭,對著蠻兵們齊齊拋射。
“擋箭!”謝金協助關索操練蠻兵騎術許久,十分了解關索布置的騎兵戰術,果斷下令。關索往日教給他們的技術,此刻正好派上用處。
關興在隊伍后面注意到,兩千蠻兵的武器并不相同。大部分蠻兵皆是持弓佩刀,但位置靠左的五百名蠻兵,并未攜帶弓箭,除了腰間掛刀外,人人手中握著一根七尺木棍,約有兩根手指般粗細。
但見這些蠻兵雙腿夾緊馬腹,雙手握住木棍的中間,或舉過頭頂,或對準魏軍,然后快速舞起棍花。每個士卒之間皆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只聽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響,在長棍的飛舞下,魏軍射出的大量箭矢皆被掃落在地。
就在他們為所有人抵擋箭矢之時,右側的蠻兵也射出了第二波箭雨。魏兵未曾想到蠻兵攻勢來的這般迅速,絲毫沒有受到來自自己攻擊的影響,一時來不及取矛遮攔,早有十余人面部中箭,摔下馬去,被身后戰馬踩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