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的賈逵去世,曹休反倒是有些幸災樂禍,原本抑郁至極的心情逐漸暢快。本該在歷史上因為背瘡發作而去世的他,這次竟奇妙地躲過一劫,雖得背瘡,但最終痊愈。
而曹休又擔心東吳會因大勝,趁勢攻打合肥新城乃至壽春。考慮到賈逵去世,豫州暫無主事之人,他一面上書朝廷,一面以大司馬的身份去豫州調兵遣將,增強揚州防務。
故而曹睿并沒有因此責怪鄧艾,反而欣賞鄧艾忠于職守,沒有因為可能得到晉升的良機而火速趕到洛陽,撇下豫州事務。
“卿此來正是適宜,不必惶恐。”曹睿微笑著說道,“卿此番識破吳軍奸計,解大司馬之圍,于國有功。賈梁道生前又稱贊卿通曉軍機,朕今日正思慮征伐之事,卿可試言之!”
“臣遵旨!”鄧艾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小吏而表現得自卑謙遜,其實為了應對這次召見,鄧艾早在汝南做了充分的準備,此刻正想展現自己的才能。
曹睿正色問道:“眼下群臣雖主張修生養息,但朕素有一統天下之志,只是不知當先滅蜀,還是先滅吳?”
鄧艾雖為屯田小吏,但一直通過往來汝南的商販及云游之人,留意天下之事,他對此早有考量,隨即徐徐說道:“陛,陛下,東吳有長江天險,外加陸,陸遜等重臣竭力輔佐孫權,只憑王師之力,極難速平。何,何況諸葛亮執意入寇天朝,亦不會與王師聯手伐吳。”
“至于西,西蜀,眼下雖強于東吳,但東吳與其有荊州之爭。孫,孫權當年兩次效忠朝廷,襲取荊州,足見其垂涎荊州已久。只因荊,荊州位于長江上游,孫權不甘此地落入他人之手。”
“王師伐吳,則勢必以一敵二,若,若諸葛亮趁勢進兵雍州,荊州蜀軍北上南陽,大,大魏必將三線交,交戰,于國無益。”鄧艾一針見血地指出,“王,王師伐蜀,尚有機會聯手孫權,縱是西,西蜀強悍,也難以抵擋兩處之兵。”
“卿之言甚和朕心!”曹睿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賈逵果然沒有看錯人,這個貌不驚人的屯田小吏,當真不是普通人。
“西蜀鎮南將軍李嚴已歸降朝廷,想來蜀中人心驚駭。朕若趁此時伐蜀,卿以為如何?”曹睿見鄧艾見識極高,便多問了一句。
鄧艾聞言,低頭思忖,神色略帶猶豫。曹睿看出鄧艾心思,隨即笑道:“此間并無他人,卿有何言,但講無妨,朕亦不會有所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