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八年,公元229年6月,益州,蜀郡,成都
這一日早朝,季漢君臣正在大殿接見來到成都的東吳使者。而這位使者不是別人,乃是前番在武昌設計殺敗魏軍、東吳的騎都尉, 諸葛瑾長子諸葛恪。
其實讓諸葛恪擔任使者,孫權知道其中的好處,可也有些猶豫。雖然諸葛恪極有才華,答辯如流,但其為人過于年少氣盛。孫權需要派他向季漢示好,而不是言語之間開罪季漢。
加上諸葛恪體型肥胖, 寬額頭,塌鼻梁,大嘴巴, 須眉較少,長相實在不敢恭維。雖然孫權不喜歡以貌取人,但身為一方使者,多少應該注意一下儀表吧……
不過考慮到諸葛恪終究是諸葛亮的侄子,關平應該不會把他拒于關府門外。而諸葛恪正巧奉諸葛瑾之命,返回建業拜謁孫權。孫權當即詢問諸葛恪可有膽量出使成都,并告誡他不可過于鋒芒畢露。諸葛恪果然初生牛犢不怕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最終,孫權決定讓諸葛恪攜帶禮物,前往成都,其中另有一箱禮物是給關府準備的。還有一個錦囊,孫權叮囑諸葛恪在前往關府前打開……
到了成都,朝臣乃至劉禪見到諸葛恪這等相貌,皆是又驚又奇,若不是看在諸葛亮的面上,差點就笑出聲來。諸葛恪則毫不在意,將禮物與孫權親筆書信交給劉禪, 并深深謝過漢軍當日在魏軍伐吳時, 出兵牽制之舉。
“大漢與吳王既結為盟好,出兵援助亦是理所應當!”劉禪看完孫權的書信,也是和善地笑道,“吳王用兵有方,石亭一役,斬首過萬,曹休喪膽,更使北方魏賊聞而震怖!”
然而就在劉禪和諸葛恪交談甚歡之際,五官中郎將李邈突然出列啟奏道:“陛下,平北將軍關長尋今日未曾前來早朝!”
“噢?”劉禪眉毛一挑,果然未在右側的武將之列里看到關索,隨即目光轉到左側,詢問關平,“關侍中,關平北為何不來?”
關平聞言一驚,連忙出列道:“回陛下,臣弟近日染病,故而無法上朝,請陛下恕罪!”
每逢早朝時, 關氏兄弟皆是一同在府門外乘車前往皇宮大殿。可今天一早, 關平見關索遲遲未到,便命人前去催促。然而關索卻是說自己頭痛欲裂,難以上朝。
“莫非二弟得知東吳使者前來,不敢相見?”關平猛然想起,昨天府上家仆外出采買回家時,提起東吳諸葛恪出使成都,那么今日朝會肯定將要接見。關索如今這般頹喪,只怕羞于見人。
如果關索仍懷羞恥之心,那么他尚有迷途知返的可能。不過關平也擔心關索是不是真的生病,便命家仆去請醫匠來關府。
“染病?只怕是酗酒過度吧!”李邈卻是不依不饒,再次對劉禪說道,“陛下,成都早有傳言,關平北自貶官后便郁郁在家,終日酗酒!今日更缺席朝會,此舉大違禮法!”
原來關索上次貶官奪兵后,李邈竟得意忘形,在劉禪面前暗指關索會有不臣之心,當下便遭到關平等人的駁斥。等到關索獨自返回成都后,李邈污蔑大臣的罪自然是逃不掉了。
本來劉禪想要將李邈免官,但也有一些益州派的臣子去諸葛亮面前為李邈說情。他們認為李邈雖有過失,但如果懲戒太狠,反而會讓朝臣覺得李邈是因為屢屢出言彈劾關索而觸怒劉禪,進一步會認為劉禪太過袒護關家,這對人心穩定不是好事。
劉禪和諸葛亮斟酌過后,最終只是把李邈從安漢將軍貶為五官中郎將,仍有上朝議事的資格。不過李邈自覺是遭到了無妄之災,更遷怒關索。
關索消極酗酒的事李邈雖有耳聞,但關索尚能本分行事,并無違法亂紀之舉,李邈也一直找不到機會。今日關索在這樣重要的場合缺席,李邈自然會出言彈劾。
聽完李邈的話,劉禪不動聲色地思忖了一番,隨即嚴肅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