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不想自視甚高,只是經過刺殺一事,方才發現曹魏竟如此重視自己。
“不過長尋若依計行事,勢必名聲受累。朝臣及百姓皆會嘲笑長尋?!敝T葛亮這時又正色提醒關索,“長尋可曾考慮清楚?此計若只是一時興起,只恐半途而廢。”
“若要使曹睿及孫權相信乃至深信不疑,成都自然需要流言四起,越多人知曉越好!”關索則是滿不在乎地笑道,“至于名聲,索早年不過一頑劣庶子,早已體會過聲名狼藉。處事由我,笑罵由他,我關索問心無愧!”
看到關索心胸如此豁達,毫不在乎虛名,和李嚴相比,強過何止百倍,便是其他忠于季漢的臣子,也未必便能做到。諸葛亮不由地心中佩服,卻也叮囑道:“為避免走漏風聲,此事除我與長尋外,唯有圣上一人可知!定國與關府一眾家眷,長尋皆不可透露!”
“如此,定國等人皆會誤解長尋,乃至大失所望!”諸葛亮仍是不放心地問道,“長尋一向重視親情,當真可以忍受?”
想到關平、鮑淑蕓等人可能會表現出來的態度,尤其鮑淑蕓還剛剛經歷喪父之痛。關索心中不由一沉,但他還是下定決心,起身來到諸葛亮面前,跪地拱手道:“丞相方才告誡我不可意氣用事!此番索必牢記丞相教誨,以大局為重,無論如何都會忍耐克己,保守機密,直到引誘吳魏中計!”
“請丞相放心?。。 标P索毫無猶豫,言語中充滿著堅韌與自信。
最終,諸葛亮也被關索的誠意所打動,立刻起身扶起關索,鄭重點頭道:“好,我便依長尋之言!來日我便將此事告知圣上,請他稍加配合!”
諸葛亮將這條計策告訴給劉禪,自然是因為此事干系重大,劉禪身為一國之君,如何能不知情?在維護劉禪威信的這件事上,諸葛亮可是十分上心,這也是他與曹操等許多權臣的本質區別。
另一方面,關索若真的假裝酗酒消沉,勢必會遭到一些臣子的彈劾,關平也極有可能請劉禪出面規勸關索。為了保證計策能夠順利完成,劉禪也要刻意回避關索之事,不可輕易插手,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再將關索貶官一次,把戲演地更逼真一點。
“至于如何應對吳魏大軍,長尋當與我從長計議!”諸葛亮又對關索說道,畢竟引誘吳魏來攻只是第一步,具體如何迎敵,還需好好商議一番。
“愿聽丞相之命!”關索其實心中早有一件大事,正好趁此時向諸葛亮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