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幾個大臣極力勸阻,但孫權完全聽不進去,繼續往荊州進兵。
看到孫權帶了四萬兵馬、大量戰船來到江夏,加上孫權為了加緊進兵,甚至都不愿進武昌城歇息,只在城外營寨中過夜,武昌的諸葛瑾自然清楚孫權到底有何打算。
為了東吳安危,諸葛瑾同樣在中軍大帳內是苦口婆心地勸道:“大王,荊州雖是無備,但仍是兵強馬壯,非旦夕可下。且曹魏心懷叵測,前番已露吞并江東之志,東吳如今反與其聯手,恐非上策!”
“孤意已決,子瑜休要再勸!”孫權卻是固執地擺了擺手,“如今天下三分,兵力最強者乃是西蜀,遠勝我東吳。孤若再與其一味聯合,坐看曹魏衰敗乃至覆滅,只怕孤早晚也要步上后塵!”
正說之間,忽有監視石陽的斥候來報,說是曹魏大司馬曹休領兵約一萬五千人,沿著漢水逆流進兵。
“曹休此舉,莫非要去奪襄陽?”孫權知道襄陽乃是季漢的軍事重鎮,單憑南陽的司馬懿,未必便能短時間內得手。當年東吳與曹魏第一次聯手奪取荊州時,坐鎮江夏的文聘也領兵前往襄陽,聽司馬懿調遣。
“大王,既是曹休離開此地,我軍何不趁勢北進,只要奪下石陽,便可奪得江夏全土。”諸葛瑾忍不住建議道,他著實不希望東吳與季漢再起兵戈,即便能奪下荊州,日后也有失去的風險,當年劉備東征,便印證了這一點。
“江夏全土,又如何比得上南郡等地?”孫權卻是不以為然,態度異常堅定地說道,“孤此番若奪不下荊州,日后便再無機會!”
這時,同在帳中的朱桓忽然起身道:“大王,曹休雖有可能前往襄陽,但難保他會分兵奪取當陽!當陽若落入魏軍之手,則可威脅江陵,大王不可不防!”
雖然曹魏表面上答應會將當陽讓給東吳,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臨場變卦。不過孫權既已率大軍到此,就絕不會輕易撤兵,眼下最要緊的,仍是將公安、江陵、夷陵等長江沿岸的重要城池奪下。
“既如此,我軍明日卯時便啟程西進,在陸口匯合義封后,全力攻取荊州!”
孫權隨即站起身子,果斷地高聲喝令。而看到孫權對荊州如此志在必得,諸葛瑾不由得搖頭嘆息,只能希望吳軍此次進兵能夠一切順利,不要有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