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鄧艾的主張,馬丘當下不滿地說道:“縱是蜀軍不攻上山,然只要堵死山路,我等便無法下山!到時又該如何?”
“若,若放棄章山,蜀,蜀軍定會看出我軍兵力較少, 到時或圍住河畔營寨,或分,分兵夾擊大司馬,對我軍甚為不利!”鄧艾分析完后,更是正色駁斥馬丘,“何, 何況大司馬令我等駐守章山,豈, 豈有擅自撤離之理!”
“你!”馬丘一時語塞, 何況曹纂臨走前讓鄧艾留在章山主持大局,自己也必須按照鄧艾的意見行事。
“更兼吳,吳王此番與大魏一同攻打荊州,想來此刻已近江,江陵!”鄧艾又從大局出發,剖析戰局,“蜀,蜀軍若要全力營救江陵,勢必不會于當陽留許多兵馬,何況章山!到,到時我等便可撤離此地!”
“山,山上既有水源,糧草又夠百余士卒堅持半,半年之久,馬參軍何需憂慮!”鄧艾早就命士卒清點了一遍糧草,認為還是能夠守住章山好一段時間。
也許是得到了曹篡的信任, 鄧艾言辭之間更加自信。馬丘見鄧艾寸步不讓,還想出言反駁,可他突然眼珠一轉,隨即森然道:“但愿一切真能如鄧參軍所言!”
言畢,馬丘立刻拂袖出帳。鄧艾則命士卒多備一些滾木礌石,嚴防死守東面那條唯一的山路。
半個時辰后,馬忠、李盛與熊哲三人領著兩千蠻軍步兵,終于臨近章山。他們已經從關索那里得知章山的地形,因此也不耽擱,直奔東面而去,并讓斥候前往河畔魏寨探聽消息。
很快,蠻軍來到東面山腳,只見章山上營帳極多,又有大量旗幟,一眼望去,聲勢極為浩大。加上章山高聳,山路崎嶇蜿蜒,很多不知情況的蠻兵都不免心存忌憚,認為強攻上山實在兇多吉少。
不過馬忠卻從關索的手書中了解到一些軍情, 看到章山的魏軍情況后,反而心中一喜。這時, 外出的斥候也從北面的河畔魏寨返回, 只說寨中士卒并無防范,任由他們靠近。而魏軍寨中幾乎看不到什么士卒,就是旗幟也極為稀少,仿佛是座空營,漢水岸邊正停靠著大量無人船只。
“既如此,我等何不去攻魏寨?”李盛當即建議道,“若能燒毀魏軍船只,足可令曹休膽寒!”
馬忠卻是擺了擺手:“不忙,待我先去山腳喊話!”
說完,馬忠在幾個持盾蠻兵的護衛下,沿著蜿蜒的山路策馬登山,口中不斷高呼:“敢問鄧士載參軍可在山上?”
正帶領一隊士卒在山腰備戰的鄧艾聽到有人竟能準確喊出自己的表字,也是大為驚奇,不由得高聲回應:“汝,汝乃何人?”
“既是口吃,必是鄧艾無疑!”馬忠微微點頭,隨即大笑道,“我乃丞相府參軍馬忠馬德信!聽聞鄧參軍通曉軍機,只是此等疑兵之計,未免太過粗陋,如何瞞得過我大漢將士!想來山上魏兵,也就區區數百人!”
“什么?”鄧艾聞言,臉色瞬間大變。本以為漢軍至少要多攻上山幾次,或者攻打一次河畔魏寨,才會察覺到其中端倪,卻不想這么簡單便被識破。
“究竟哪里出問題了呢……”鄧艾不由得苦思冥想,心中更感失落。
鄧艾自幼熟讀兵書,鉆研軍機,雖不說智冠天下,但自認也應該強過一些凡夫俗子,沒想到竟連一個并不出名的參軍也瞞不過。
這時,馬忠的聲音再次響起:“鄧士載,曹休敗亡只在旦夕,你何苦執迷不悟,負隅頑抗!若能早降大漢,何愁不受重用!”
若是早個一兩年,鄧艾或許會把握住這個機會,歸降大漢。可他受賈逵舉薦,又得到曹睿賞識,才能謀得參軍一職,魏國并未負他,他如何肯輕易背叛。
決心未曾動搖,鄧艾當下不甘示弱地大叫道:“馬德信休要自負聰明,你若有膽,便上山來攻,如此也可知曉我是否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