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脩既死,這伙東吳騎兵更是大亂,蔣休受了些輕傷,也不敢拼死交戰,只能率領剩余人馬火速南撤。丁奉急命長矛兵擲出長矛,弓弩手亂箭齊發。許多跑得慢的吳軍士卒與戰馬,先后中矛中箭,被漢軍成功補刀殺死。蔣休最終只帶著不到百余騎逃出生天。
不過因為丁奉離開漢軍大隊,缺少猛將壓陣的漢軍前隊更加抵擋不住吳軍的精銳,輔匡雖然竭力抵擋,但難以扭轉戰局,上前放箭阻敵的他,也被吳軍流矢射中左臂,戰斗力同樣受到影響。
“速回本陣!”丁奉見情況緊急,來不及收繳地上的武器物資,立刻帶著步卒們返回陣中與吳軍交戰。而孫權得知陳脩陣亡,三百騎兵死傷慘重,當下氣得怒發沖冠,正欲揮軍痛擊江陵漢軍,忽有斥候來報,說是在北面抵擋關索的高壽被關興斬殺,五千吳兵死傷慘重,蠻軍將士正大舉而來。
“關索豎子?。?!”
又折損一員大將,孫權頓時急火攻心,差點暈倒在車架上。然而西北方向越來越近的喊殺聲不斷響起,孫權明白眼下無法與漢軍死戰,否則他定會有性命之憂。
一念至此,孫權立刻大叫道:“火速前往江陵渡口!”
近五千吳軍將士立刻放棄與漢軍的廝殺,調轉方向,轉往東南方而去。孫權知道孫奐正領兵三千前來支援,而西邊的陸遜想來也會馬上趕到,待到三路兵馬匯合,漢軍豈有不敗之理。
然而關索遠遠地望見吳軍開始撤退,果斷地大喝一聲:“諸位,切莫放走孫權!追!”
方才與吳軍交戰的江陵漢軍依舊死死地纏住吳軍不放。丁奉身先士卒,矛刺腳踢,勢如瘋虎,大呼酣戰,殺得吳兵心驚膽戰,如何敢上前交戰。而趙和之死的消息在軍中傳開,更讓輔匡與許多漢軍將士心懷悲憤,立誓不能輕易放過孫權。
偏將軍梁英同樣縱馬當先,拼命砍殺吳兵。他與趙和同為關羽舊部之子,當初曾一同在江陵作為漢軍內應,多年來一起守衛江陵,情誼頗深。加上其父十年前為護衛關羽而死在吳軍手中,新仇舊恨刺激著梁英奮勇殺敵。
孫權看到漢軍緊追不舍,后隊吳兵死傷極多,心中更是大怒。可就在這時,東南方突然響聲大作,原來是孫奐領兵趕到。與此同時,西面又有斥候來報,說陸遜與那一萬五千吳軍,離此地已不足五里。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精神大為亢奮,猛地抽出佩劍,指向北面漢軍,全力吶喊道:“將士們,援兵已到!蜀軍必敗無疑!隨孤與蜀軍決一死戰!”
在孫權的親自激勵下,吳軍將士很快也重燃斗志,回身與漢軍拼死鏖戰。而漢軍那里,關索不是不知道陸遜已經越來越近,但孫權近在眼前,他豈能放棄這個重創吳軍的絕佳機會,他立刻帶著四千余名蠻軍將士繞到孫權那一路吳軍的西面,想要從側翼發起猛攻。
只是孫奐所率領的吳軍幾乎是同一時間趕到,死死地纏住蠻軍。這孫奐也是十分擅長操練士卒之人,三千吳軍將士行伍嚴整,絕非輕易可以撼動。前隊指揮官又是東吳宿將鮮于丹,經驗豐富的他從容指揮眾將士抵擋蠻軍的攻擊。而蠻軍將士奮戰到現在,已然十分疲憊,兵力雖然占優,短時間內與這路吳軍難分高下。
“吳軍果然不是酒囊飯袋之輩,實乃季漢大患!”
關索感慨之際,又從輔匡那里得知趙和陣亡的消息,神色不由一黯,想到其父趙累當日在夾石山舍身相救關羽,心中好不傷感。
然而關索并沒有因為自己執意與吳軍交戰的決定感到后悔,為了讓季漢早日一統天下,與東吳的大決戰早晚將要來臨。此番把吳軍千里迢迢吸引到荊州,對漢軍來說已經是個難得的機會,又豈能在此退縮。
“既然孫奐如此難纏……”
關索思忖片刻,立刻高聲道:“速命謝金與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