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先前關照言語,已盡數說與石苞,除此以外,未敢多言一句!”李震將當日在長安城外見到石苞的場景,一五一十地告知關索。
“好!如此足矣!”關索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關索讓李震在長安接觸石苞,本身只是抱著稍稍試探的心態。由于不知道漢軍何日才能攻打長安,也不知道石苞對曹魏到底有多忠誠,關索萬萬不會天真到此刻策反石苞。何況石苞區區一奏曹史,就算有心相助季漢,能力也是極為有限。
不過石苞只要心中萌生了百分之一的反念,那李震便是不虛此行。
“此番李兄甚是勞苦!我定會好生答謝!”關索這時又向李震鄭重拱手致意。自十年前荊州失陷,關索難至鮑家莊,李震與周英等門客便沒少幫助自己,多年積攢的恩情,又豈是一個謝字可以說得清。
“將軍切莫這般說!看在老莊主他們的面上,這些都是我分內之事!”李震也趕緊嚴肅地說道。其實他心里也十分感慨,關索此刻的身份已是今非昔比,可他仍能做到待人謙和,猶如當年那般。
就在關索與李震交談之時,一名寨中士卒忽然飛馬來報:“啟稟將軍,朝廷欽差尚書仆射李福已到軍營!”
“噢?李福?”關索知道李福此人在歷史上曾經奉劉禪之命,趕到前線向病危的諸葛亮詢問國家大計,足見其人深受劉禪信任。既是此人到來,定然是有大事。
“速速回寨!”一念至此,關索立刻高喝一聲,與孟虎并一眾親兵飛馬啟程。
正如關索料想的那樣,李福此番來當陽,正是為了出兵北伐一事。原來,涼州與漢中今秋同樣收成甚佳,諸葛亮見季漢已是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便于八月底再次回到成都,親自向劉禪面奏戰機已到,漢軍是時候從涼州、荊州兩路出兵攻伐曹魏,一舉克復中原。
如果說幾年前,季漢群臣還會對攻打曹魏心懷疑惑,擔憂難以取勝。可經過這些年的開疆拓土、屢敗魏軍,益州的官吏百姓皆十分信任漢軍將士。故而朝會上并無人反駁諸葛亮,劉禪也只是好生關照叮囑了一番,便讓諸葛亮全權負責伐魏之事。
北路漢軍的最高統帥自然是諸葛亮,率領后將軍吳懿、前軍師馬忠、平北將軍劉邕、平西將軍袁綝、安東將軍李盛、揚武將軍鄧芝、討寇將軍王平、輔漢將軍孟琰、昭武中郎將馬岱等將領,統涼州兵馬六萬,出街亭西攻汧縣,打開雍州之路。
鎮北將軍魏延作為偏師,與平北將軍劉邕、鎮遠將軍高翔、安眾將軍張休等兩萬將士,從漢中出散關,北攻陳倉,與諸葛亮匯合于渭水。
而荊州這路漢軍的統帥,最終還是落在了年紀不滿三十的關索身上。此番關索被任命為北伐都督,率領鎮西將軍趙云、后軍師廖立、平南將軍吳班、安北將軍張苞、安西將軍丁奉、滅寇將軍關興、軍師將軍王甫、虎威將軍王宇、揚威將軍趙統、武衛將軍熊哲,偏將軍孟虎、鄧艾、李鴻、何猿,中郎將謝金、梁英、葛憲等將領,連同從閬中前來支援的右將軍陳到,在上庸待命的建信將軍張翼,總計三萬將士,渡過漢水,北攻南陽。
將天子詔書交到關索手中后,李福忍不住鄭重叮囑道:“關將軍,此番伐魏事關重大,將軍親統荊州兵馬,圣上特意交代,千萬小心!”
“多謝李尚書良言。”關索微微點頭,雙手不由更加攥緊手中的詔書。雖然自己已有心理準備,但真到了確定下來的這一刻,他的內心實在無法平靜。
想想也知道,劉禪和諸葛亮將這樣獨當一面的重任交給自己,許多文武大臣一定會深表疑惑。便是荊州眾多將士,也會擔心自己能不能帶領他們建功立業,打出勝仗。
“罷了,多操心這些也是無益!我思慮攻伐南陽許久,來日定要讓魏軍知我關索手段!”關索很快便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