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又等了數日,發現汧縣的東城墻并無變化,吳懿便不免有些擔憂。馬謖則是建議道:“丞相令我等見機行事,我軍不妨佯攻一陣,看看城墻是否真的如原先那般牢固!”
正好漢軍士卒在挖土結束后好生休養了幾日,體力完全恢復。故而吳懿同意馬謖之言,正色對身邊親兵說道:“傳令下去,明日全軍兵分四路,攻打汧縣!”
“兵分四路……”
馬謖腦海中快速推演了一遍如此攻城的過程。猛然間,馬謖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重要的事情。經過反復思索后,馬謖不由激動地對吳懿說道:“將軍,不如將所有兵馬聚集于西門!”
“城中魏軍本就不多,且其余將領之才不如郝昭!若能使魏軍分散開來,則對我軍攻城有利!”吳懿則是有自己的考慮,他不能把希望都指著地道中的河水,萬一哪面城墻的魏將出了紕漏,漢軍便有了破城的機會。
馬謖微微一笑,隨即對吳懿說出一番道理。吳懿頓時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立刻按照馬謖的建議重新下令。
次日,一萬漢軍集體出動,整整齊齊地聚集在汧縣西門五百步開外,聽候吳懿的指令。此番漢軍并未攜帶云梯,而是攜帶幾根粗壯的攻城槌與二十輛發石車。郝昭看出漢軍想要避開溝壑,集中力量攻破西門。因此便命士卒大量聚集在西側,或在城墻上張弓搭箭,或搬運滾木礌石,或在城門后待命。
注意到西城墻上的情況后,馬謖自信地一笑,隨即對吳懿說道:“將軍,可大舉向前矣!”
“好!”吳懿果斷地把手一揮,“傳令下去,進兵!發石車待命!”
隨著吳懿的一聲令下,鼓手們重重擂起前進的鼓點。前隊漢軍擺好陣型,依次舉起盾牌,有條不紊地逼近汧縣。
“放箭!”眼看漢軍已經進入射程范圍,郝昭果斷將手中的令旗一摔,哨塔上的弓弩手立刻瞄準遠處,連射箭矢。
“舉盾防御!”
吳懿則是一直注意遠處城墻上的情況,立刻高聲喝令。漢軍的刀盾兵不只是在前開路,也保護弓弩兵與發石車。而魏軍城墻上的簡易哨塔數量有限,且箭矢受西風阻力影響,一時間難以突破漢軍密集的防御。
不過郝昭對此也不著急,眼下漢軍距離城墻尚有百步之遙,等他們靠近時在亂箭齊發不遲。何況漢軍為了避開溝壑,必然會集中到城門一帶,到時發起猛攻,必能大有斬獲。
城墻上除了滾木礌石外,還有金汁、石灰粉等盾牌都無法防御的兇器,郝昭鎮守汧縣數年,可是想盡一切辦法準備物資。眼下終于有機會讓漢軍領教一下自己的厲害,他竟隱約有些激動。
唯一讓郝昭值得關注的,是漢軍今日帶來的二十輛發石車。目前看來,這是他們最主要的攻城武器。
用發石車攻城雖然可以對城墻上的守軍造成極大的殺傷,但城墻遠比營寨高聳,因此必須讓發石車盡可能地靠近城墻,而且須將石塊拋擲地足夠高。結合多方面考慮,發石車攻城并非易事。
郝昭用魏軍自己的發石車粗略估算了一遍,漢軍至少也要在三十步以內才能拋擲石塊,否則只能砸墻而已。而城墻上魏軍弓弩手的射程,最遠可達一百五十步,發石車每靠近城墻一步,都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只是這些發石車看起來似乎更龐大一些,這讓郝昭不得不擔心他們的射程與威力。
很快,在漢軍前隊抵達距離西城墻八十步遠的時候。吳懿突然大喝一聲:“全軍止步!發石車,轉到前排!”
令行禁止,漢軍轉眼便原地駐足,而負責操作發石車的士卒則全力推動車輛向前。這些發石車都是馬鈞這些年改良過的新品,威力更勝從前。很快,漢兵在木勺上裝好西瓜般大小的石塊,十名士卒鉚足力氣拉動繩索,將木勺中的石塊重重擲出。
“竟然這般遠?”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