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怎么還不回來,一會兒輪班士卒就要到了!”
陳倉水岸邊,領頭的伍長前后等了將近半個時辰,越發地不耐煩。他們每個人攜帶的干糧數量極少,且早就在中午吃完。如果耽誤了回去的時間,那他們少不了要餓好久的肚子。
可就在這時,遠處忽然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四個魏兵尋聲望去,卻見兩個身穿漢軍服飾之人,騎著魏軍的戰馬,正向岸邊疾馳而來。
那伍長只當張三、李四回來,只是奇怪二人為何這般匆匆忙忙。他細細一想,便連忙上前高聲道:“你二人莫非發現蜀兵行蹤?”
二人并未回答,只是快馬加鞭,向著那四名魏兵發起沖鋒。伍長起初尚未察覺,只是看二人漸近,仍舊沒有勒馬的意圖,他方才覺得事不對勁,手下意識地按在腰間的刀柄上,厲聲道:“你二人作甚!”
這二人正是穿上張三、李四服飾的鄧艾與李震,他們的目標正是這四個魏兵。說時遲那時快,沖在前面的李震突然朝那伍長擲出右手的短刀。那伍長躲閃不及,面門正中,當即慘叫一聲,仰面跌倒。
另外三個魏兵則完全沒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等到他們回過神來,才看清來的二人根本不是張三與李四。然而鄧艾與李震飛馬已到,一頓亂砍之下,三名魏兵也先后喪命。
用喬裝的辦法殺了魏兵一個措手不及,不僅輕松順利,還讓他們沒有逃跑的機會。鄧艾與李震趕緊下馬,將四人的尸首先后扔入水中。李震認為陳倉水并不是像渭水這般寬大的河流,細微地水流量根本不足以將魏兵尸首沖到下游。這四具尸首會先沉入水底,數日后再慢慢浮出。至于林中的張三李四,也被草草掩埋處理,魏軍若是不用心尋找,只怕未必能發現。
李震又十分熟練地用短刀刨去地上沾有血跡的泥土。待到毀尸滅跡后,李震又拿出事先砍好的一根樹枝,約有四五尺長。他來到水邊,將手深入水中,并用樹枝探底。再反復確認過后,李震十分肯定地對鄧艾說道:“陳倉水眼下深不過七尺,我二人可騎馬涉水過河!”
“萬,萬幸!”鄧艾稍稍松了口氣,還好冬季河流普遍水位降低,不然他二人就得游過這冰水了。
話不多說,鄧艾與李震騎上魏軍的戰馬,踏入陳倉水中,往河對岸緩緩而去。這兩匹馬剛剛被他們喂了不少枯草,此刻尚有一些力氣。在不斷地鞭打下,鄧艾與李震總算有驚無險、半身濕透地抵達對岸。趁著魏軍還沒有發現這里的情況,二人立刻縱馬往西,疾馳奔赴散關。
且說散關一帶,劉邕、高翔、宗預等人自魏延大敗后,便退兵于此。一來沒有收到諸葛亮的退兵軍令,二來必須想辦法查明魏延生死。而姜維則故意放出風聲,讓漢軍知曉魏延被困在蓮花山上。劉邕等人知道此事后,卻明白這是姜維設下的圈套,蓮花山更在陳倉北面七十余里,漢軍若貿然前去,后路必備魏軍截斷。
就在漢軍諸將束手無策之時,漢軍斥候卻是突然來報,魏軍大隊人馬不知何故,竟拔寨而起,往東面而去,只在蓮花山留下了小部分魏軍繼續困住魏延。
“姜維這是又設下了什么詭計?”劉邕已經領教了姜維的厲害,此刻猶如驚弓之鳥,心中好生疑惑。
“難不成他是誘我等前往蓮花山救援鎮北將軍,他好突然殺出斷我軍歸路?”高翔亦是皺眉分析道,“魏軍前番大寨離陳倉不遠,多半魏兵已躲入城中!”
漢軍此刻在散關總計萬余兵馬,兵力并無明顯優勢,一旦中計,必是一場慘敗。事關重大,劉邕等人不敢擅自決定。只是目前想從散關送書信給諸葛亮,必須繞道涼州,路途遙遠不說,萬一這里軍情有變,諸葛亮又無法第一時間知曉,到時必會產生許多混亂。
不過宗預倒是提議劉邕可以先派一支兵馬駐扎于谷口,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