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丁奉等人撤回長安后,姜維那邊也見到了那些慘敗的斥候。得知遭到漢軍伏擊,姜維默然片刻,隨即詢問詳細經(jīng)過。那名什長不敢隱瞞,將交戰(zhàn)與撤退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姜維。姜維知此人親手殺死一名斥候后,不由微微皺眉,追問道:“蜀軍是否有俘虜我軍斥候?”
“回,回將軍!”那什長突然緊張起來,“小人見蜀兵未曾追趕后,便返回交戰(zhàn)之地,卻發(fā)現(xiàn)少了一名我軍中箭斥候之尸體……”
姜維聞言不由一驚,趕緊問道:“你確定此人已死?”
“這……”什長更是一臉為難地說道,“適才交戰(zhàn)中異常兇險混亂,小人也無法求證……”
“未知生死……”姜維不禁聯(lián)想起往日的戰(zhàn)后清點傷亡中,也確實會發(fā)現(xiàn)一些被誤認為已經(jīng)戰(zhàn)死、卻還一息尚存的士卒,這些人如果能得到及時的救治,也有一部分能保住性命。而正因為這樣的案例,讓姜維更加擔心,漢軍或許真的成功俘虜?shù)轿很姵夂颍菢游很娫隍札埞葢K敗的消息,就完全暴露給長安漢軍了。
雖然姜維覺得漢軍此舉難免有詐,其實他的本意是想趁著長安漢軍不知西方戰(zhàn)況之時,虛張聲勢,將丁奉從長安嚇跑,只是現(xiàn)在看來,姜維的計策多半是失敗了。
就算姜維仍不死心,可從六盤山輾轉(zhuǎn)到長安附近,魏軍剩余人馬已是身心俱疲,尤其是大將軍曹真的死,給全軍蒙上了一層巨大的陰影,眼下魏軍行軍越發(fā)遲緩,哪有得勝之師的樣子。這樣的情況一旦被丁奉發(fā)現(xiàn),大概也會明白其中緣由。
何況魏軍如果在長安耽擱太久,漢軍從西面而來的追兵極有可能從后追上,到時這支魏軍殘兵便兇多吉少。
“傳令全軍,繼續(xù)向東,盡快遠離長安!”希望渺茫就立刻放棄幻想,姜維火速重回軍中,整頓兵馬繼續(xù)撤退。
另一方面,帶著一具死尸回到長安的丁奉與石苞,則繼續(xù)觀察西面魏軍的動靜。正如他們所料,魏軍進兵的速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迅捷,石苞當即對丁奉說道:“魏軍行動遲緩,全然不似急取長安,我料其絕非得勝之師!”
“此言有理!”丁奉微微點頭,忍不住分析道,“魏軍失去長安,雍州定然震動,我若是姜維,定然是越快收復(fù)長安越好。疾速進兵,氣勢上便可震懾我軍。如今事出反常,只怕姜維所率兵馬,不過是一支敗兵。”
“我等堅守長安即可,不必自亂陣腳!”丁奉當即傳令全軍,好生堅守城池,并派人前往杜縣,將自己的判斷告知謝金,讓他竭力安定人心。
丁奉的將令一出,反倒是初參軍事的石苞臉色有些緊張。畢竟事關(guān)重大,萬一自己的推斷失誤,那此地的漢軍就再也別想撤出雍州了。
“仲容無需擔憂,即便魏軍真的大舉圍城,就憑長安城池堅固,我軍糧草充足,我也有信心堅守一年以上!到時必有轉(zhuǎn)機!”丁奉看出石苞的心思后,當下自信地笑道。
不過數(shù)日后,當漢軍在長安城墻上望見姜維帶著近萬魏軍繞過長安,繼續(xù)往東而去時,丁奉立刻激動地高呼道:“諸位,姜維敗逃,定是丞相大敗魏軍,不枉我等千里奇襲,幾番血戰(zhàn)!”
丁奉身旁的漢軍將士一想到他們連月來經(jīng)歷的艱辛,無不盡情歡呼,甚至還有人激動地落下眼淚。此次漢軍如果真的順利奪取雍州,首功肯定是這些攻占長安的將士,許多人頓時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一片歡呼雀躍中,丁奉很快也冷靜了下來,他立刻命斥候繼續(xù)哨探魏軍動向,同時去西面查看是否有其余漢軍的行蹤。
三日后,吳懿與鄧艾帶著兩萬漢軍來到長安,與丁奉相見。吳懿之前就已經(jīng)聽說過丁奉力取長安、雪中奮短兵、殺曹爽斬費曜的光輝事跡,身為后將軍的他也少不了稱贊一番丁奉少年有為,丁奉也連忙謙遜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