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高興道:“弟,來,我來幫你戴上。”
劉老太跟周老爹幫周助小景戴上后,一直說,戴著真好看。
看著家里娃子們高興羨慕的眼神,心里想著,等今后有錢了,給他們都打幾套銀飾。
三天過后,讀書人把該參觀的都參觀完了,想問的都問了,跟水碓研究人員交流得也差不多,于是開始編纂書籍了。
除了水碓編纂外,還有一伙人異軍突起,帶著人把赤山村發明的物件都編纂成冊,文筆好的寫文案,畫畫厲害的繪畫,真是一個人才也沒浪費。
而年齡小的讀書娃子,也沒閑著,他們這個年紀正是好奇心強,精力旺盛的年紀,于是三小只鼓勵他們去寫觀察日記。
赤山村的制造業、農業、養殖業,那么多產業,總有一樣他們感興趣的,他們可以去觀察研究。
年齡小的讀書娃子觀察著觀察著也做出了點貢獻,有的人發現了田鼠在什么環境下不會受驚擾、有的人發現了哪些蔬菜適合什么土壤載重……諸如此類的事,多多少少點做出了點貢獻。
雖然,村里因為這群外來者時常雞飛狗跳,但是磨合下來后,卻異常的和諧。
總的來說,這次村民們與讀書人的史詩級大聯動非常成功,出乎了三小只的意料。
十二月中旬,水碓的編纂全部完成,大伙兒也該撤了。
突然的,這群人居然有點不舍,天氣已經很冷了,過些日子都可能會下雪,想想還是先回去,等天氣好的時候再過來看看。
大伙兒對水車的研究也很上心,對這事也牽掛著,都想著天氣好了再回來看看。
村里人也是非常不舍,他們一走,就沒多少外人聽他們吹噓了。
小胖子提著一籃子的大草蝦,臉凍得通紅通紅的。
“大吉,下次過來帶我一起下魚塘撈蝦。”
大吉糾結道:“草蝦已經捕完了,現在冬天了,草蝦生長很慢的,要明年才能長大,才能捕撈。”
小胖子傷心道:“這樣子啊,那你再送我一些大草蝦吧,不然我一下子就吃完了,吃完了就沒了。”
大吉:“……”
他們家也沒多少草蝦了好不好。
沒錯,他們家養殖的草蝦產量并不高,開荒養殖到現在,看到那么點草蝦,大吉心都快要碎了。
不過這并不是他們家養殖出了問題。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