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這次忽悠,村長用水碓圖紙換了一百斤糧食,十只小豬仔,一頭大豬,額外一百兩銀子。
村長也不敢忽悠得太狠,見勢就收。而且還真幫了這隊商人一個大忙,水碓的購買排名超前了,只要等五天,就能收到貨。
這次雖然也是走了關系,但還是因為村長招難民伐木囤了許多木材。
這隊的商人訂貨量是二百架水碓,村長囤的木材夠,但是最近外地過來采購的越來越多,于是,周家規定,目前,外地商人每次限購八十架,跟本地一樣搖號排隊。
能這么快拿到貨,領頭的人很滿意,把木材錢結算完,給周家的全款付完,讓管事的留下,他們先回去了。
村長見這隊商人花錢這么大方,就更放心了,就算拿到貨后發現了還送圖紙,也不好追究,畢竟排隊的人那么多,前面的名次更難求。
管事的在村長家的客棧住下了,村長媳婦高興得瞇起了眼,這生意越來越好了。
最近不少外地商人來他們村采購水碓,雖然大部分有錢人喜歡住城里,但也有人愿意在他們村落腳。
除了張家的酒樓生意最好的就屬他們家了。
村外,開荒的隊伍甚是浩大。
一漢子抹了把汗,問旁邊的老鄉:“牛哥,你家準備什么時候回去。”
勞作的漢子道:“我家準備晚些時候回去,現在沒存糧,撐不到回老家,這邊發展不錯,我們家準備好好干,爭取進工廠,而且現在外地商人越來越多,要是能拿點赤山村的貨出去賣也不錯,掙到了錢糧就回去,最遲也就在期限內提前兩個月回去。”
漢子驚道:“你家不回去開荒了?”
石頭:“嗯,今年我家不趕回去開荒了,要是再來個什么災害,真的要餓死,現在能穩定的賺口糧挺好的。”
漢子沉默了,他們家是打算野菜長開了就回去,到時候有野菜撐著,應該能回到老家,其實他也不確定,這一路上有多艱險他是知道的,家里還死了四個人,一個他小女兒,病死的,另外兩個侄子侄女,餓死的,還有他一個弟媳,為了護住糧食被難民打死的。
由于家里損失的入口多,又流落外地,家里人都想著早點回去。
中午,一大伙的外地人進了村子,大部分人進了張家酒樓,也有些人進了村長家客棧,連村里開了小客棧的人家都多多少少住了些人。
這事兒一下子就傳到了流水線上,赤山村人又開始八卦了。
一婆子羨慕道:“聽說,張家酒樓進了一大批的人,這生意可真好啊。”
一婦人:“可不是,這幾天張家酒樓進進出出的可真熱鬧。”
一嬸子:“不止張家,那幾家建了客棧的這幾天生意都不錯,聽說花錢大方得很,人家高興了還會打賞個錢。”
甲:“哎呦,這可真是躺著賺錢哦,估計過不了幾年,這本錢就賺回來了。”
乙:“哪用得著幾年,你們是不知道,除了住宿錢,飯錢也能賺到不少,雖然大部分商戶都是去張家吃,但也有人吃咱們農家小菜。”
丙:“就是,我聽說村長家的客棧,不少客人喜歡點份油炸的豆腐渣片當零嘴吃,走時,油炸過的,沒油炸的都要帶上一大包。”
丁:“老周家的蔬菜也賣得不錯,前幾天把我家的蔬菜都收走了,他家可是用了一大間的老房子燒炕種蔬菜,沒想到一下子就用完了。”
自從大伙兒經歷過發水災時搭棚子盆栽蔬菜,思維就被打開了似的,周家火炕一出,沒多久,就有人嘗試著在溫暖的環境下能不能種出蔬菜,沒想到,真給種出來了。
很快,村里人開始了溫室火炕種菜,冬天里的蔬菜緊缺得很,張家也是高價收購,村里開了客棧的幾家也收,跟張家一個價。
村長還下了通知,暫時不讓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