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羽一邊說話,一邊用手拔草,然后把墳墓里的一些柴枝撿出去扔掉。
有人除草,有人把準備的東西擺出來,有人點香,有人把鞭炮掛在旁邊的樹上分工合作。
上了年紀的人就給小孩子們講述祖宗的故事。
這些故事真實是否沒有人去考證,也沒有機會去考證,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但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破四舊,沒有人敢‘拜山’,有很多故事就因此而失傳了。
陳白羽坐在一旁聽著村里的五叔公講故事。
很多她在小時候就已經聽說過,但還是津津有味。她喜歡聽,甚至想要把這些一個個小故事寫下來,以后農場發展的時候還可以匯集成為發展史。
從荒無人煙到現在的村村落落再到以后的發展,這些都是文化。
屬于農場的文化。
只是,整理這些故事需要時間,而她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
可以等她畢業后再整理,但村里那些百歲以上的老人真的每一個都能活到她大學畢業?
不。
所以她應該今早收集整理。
陳白羽想到了陳明,聰明又狡猾的陳明。
曾經打醬油都能打錯的陳明現在已經長成了個聰明的小伙子。
決定了,回去就找陳明談。
陳明負責收集記錄,然后陳白羽自己整理潤色。
“五叔公,你這些故事都是真的?”
“真的。我小時候跟著我阿公‘拜山’的時候聽老人說的。”
陳白羽有些汗顏,就不怕記憶出差錯?
從幾歲到現在幾十歲,真的沒有記錯?
“不知道不覺,我也成了講故事的老阿公。老了。”
“五叔公,你一點也不老。還硬朗著呢。”
“呵呵。當初小圓團一樣的陳小五也長大了。”五叔公呵呵的笑,然后吸一口水煙筒,“陳小五越長越好了。以后可能要走出農場了。”
陳白羽黑線,長得漂亮和走出農場有什么關系?
“不過,千萬不要忘記農場。也不要忘記你爸媽的辛苦。”五叔公意味深長,“做人哪。就要有良心。”
“我會的。”陳白羽知道五叔公是怕爸媽的付出打水漂,所以敲打她。農村人培養一個大學生很不容易,但她的爸媽卻送她這個撿來的孩子讀書,付出了多少村里人都看在眼內。
如果陳白羽真的敢忘恩負義,村里人的口水就能淹沒她。
“知道就好。記得孝順爸媽。”
陳白羽點頭。
她不需要和外人承諾太多,她只要真心對爸媽就好。
修整好墳墓,帶隊的一個上了年紀的叔公就讓所有人站在祖宗的墳墓前的祭臺上,他則拿著一份祭文站在旁邊大聲的聲情并茂的朗讀,然后燒給祖宗。
“跪。一叩首。”
重活一輩子的陳白羽跪拜的時候特別的虔誠,希望祖宗真的能保佑大唐農場,保佑所有的子孫后代。
不要再像上輩子那樣,家破人亡。
上輩子,真的太慘了,不管是人還是家畜,或者是農場的草木等等,幾乎死絕。
寸草不生。
那種悲涼,真的不要再看到。
那種絕望,真的不想再經歷。
曾經,陳白羽是無神論者,不相信世界上會有鬼神。每次清明節祭拜祖宗的時候,她都是人在心不在,能敷衍就敷衍。
但后來,農場經歷了那一切,滿目瘡痍的時候,她希望祖宗能真的顯靈,看到她的子孫在受罪,能出手幫助化解一切。
后來,她絕望得要和罪魁禍首同歸于盡,祖宗也沒有顯靈,任由她的子子孫孫一個個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