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好劉徹。
全文從劉徹繼位,一直到劉據出生,把這十幾年的大大小小事件,全部歌頌了一遍。
董仲舒越讀越氣憤,不由自主的將竹簡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怒罵道:“哼!這種只會迎合陛下,詼笑類俳倡的行為,真是把他父親枚乘的臉丟進了!當初枚乘先生多么英杰的一個人物,兩次勸諫吳王劉濞,以求不要出現七國之亂。沒想到,他的臉竟然被兒子丟進!”
在他看來,這種一直歌頌,導致陛下處在安樂之中的行為,無疑是在把大漢往火坑里推。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如果真的有風骨,那么應該敢于勸諫,讓陛下專心朝政,以利天下蒼生!
“呼!”董仲舒被枚皋氣的直喘粗氣。
憤怒的翻開第二篇,由東方朔撰寫的賦。
看了沒有兩行,他直接把竹簡丟出去。
“砰!”
竹簡掉在地上,穿著的線都被沖擊力扯斷,無數的竹片散落在地上。
“奸臣誤國!奸臣誤國!”董仲舒眼睛通紅,氣的牙直癢癢,“幸好陛下尚存理智,沒有讓此二人斷定國事。否則大漢危矣!此二人,與魏斯、趙籍、韓虔,慶父等何異?”
他說出的名字,都是春秋戰國的奸臣。
前三者三家分晉,后者用一句話來概括便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竟然敢在禖祝之中將黃河決口之災,用語言美飾,用惡難贊揚皇子降臨以討好陛下!逆臣!奸妄!恨,吾恨啊!”
董仲舒批判完之后,沒有閑著,立刻惡狠狠的拿起桌子上最后一份竹簡。
最后的進獻之賦?
前兩篇名士寫的內容都讓他失望,更何況連名士都不算的人。
恐怕又是一個嘩眾取寵,企圖用討好謀取利益的的小人!
作為太學祭酒,他不方便對付枚皋與東方朔,但是對付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還是輕而易舉的。
他已經想好了,只要寫一篇賦讓他氣憤,他就來一場殺雞儆猴。
以白墨之下場,警告那兩個奸妄之臣,拍馬屁可以,切勿干涉國政!
否則,他不介意來一場為民除害,來一場子產誅鄧析。
“嘩啦”一聲,竹簡被他打開,上面的文字映入眼簾。
“《阿房宮賦》?呵,真夠大膽的。竟然敢用暴秦之建筑。自大漢開國以來,敢寫秦的,除了賈誼,恐怕難以找出第二個。”董仲舒乍一看標題,不屑的譏諷一聲,表情就像是在閱讀一個牙牙學語之人寫的文章,“想做賈長沙第二?真是瘋了。”
賈誼是誰?
如果說李白是一人壓盛唐,那么賈誼就是一人鎮兩漢!
雖然賈誼已經過世,但是文壇諸人依舊對他無比吹捧。
他是西漢初年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士!
雖只從政十二年,但是他留下的政治、經濟、民生、國防、外交遺產比比皆是,影響了大漢數百年。
最關鍵的是,他曾經提出過不斷分封以弱化諸侯王,只可惜漢文帝沒有采用。后來過了幾十年,主父偃進一步總結,最后被劉徹采用。
如今不知道從哪一個犄角旮旯蹦跶出的無名之輩,企圖沾染第一名士的名譽,這讓董仲舒怎么能認得了?
敢打俺偶像的主意,這還得了?
懷著挑刺的心,董仲舒迅速將目光左移,直奔正文。
今日,他就打算讓白墨付出代價!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他微微點頭,開頭尚可,直奔主題,雖未見溜須拍馬,但是還沒有太過人之處。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開頭結束之后,接下來的文字似乎帶著魔力,董仲舒突然睜大眼睛,整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