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緒被賦帶動,不由得開始輕輕的吟誦。
臉上的不屑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神色。
他一般喜歡速讀,先了解文章大意,但是這一個習慣在這一刻完全的變了。
董仲舒對賦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忍不住來回品讀,仔細咀嚼里面蘊含的多重意思。
簡直就像是在吃燒雞時,忍不住把骨頭放在嘴里來回的品味。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讀完這一部分,他的心就顫抖幾分。
在賦中,他似乎回到了暴虐的秦朝,看見了處在深宮之中的六國遺族。
在始皇的暴政下,六國貴族委曲求全,整日活的渾渾噩噩。
繼續讀下去內容減趨高潮。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高潮結束,他不由得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用力猛拍桌子,大喝一聲:“妙,甚妙!以連續陳述鋪張浪費,言明暴秦之罪過。真乃妙論也!”
董仲舒最后將目光放在議論中。
六國因不愛民,破秦攻破國都。
暴秦因不愛民,導致百姓起義。
“呼!竟然是啟示陛下愛民之賦!是我錯怪此人了。”
董仲舒用復雜的眼光,再一次瀏覽一遍全文。
他真的沒想到,世間竟然存在如此之人。
“此人名白墨,為何吾從來沒有聽說過?難不成是吾在太學閉門修訂太久?此賦吾已經失去了評判的資格。其與《過秦論》,恐怕可以并列?!?
董仲舒逐漸閉上了眼睛,身體慢慢放松。
倚著身后的墻壁,不斷的回憶《阿房宮賦》的每一個字詞。
文章首尾相連,渾然一體。
不突兀,不駁雜,整潔清晰,使人難以忘記。
辭藻華麗,讓人耳目一新。
“傳世之賦……”沉思了一會兒,突然這四個字從他的嘴里蹦出來,“也許,吾應該見他一面……說不定此人,可以使吾儒家進一步興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