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閔元啟到底是什么想法和做法。
人們暫且是將希望寄托在了王三益百戶的長子王鳴遠身上,這位可不是普通人,不僅是有百戶世職,還有秀才相公的身份,明年就是鄉試年,后年便是會試年,誰也說不準小王相公是不是能連捷上去。
哪怕是現在武將越來越桀驁難馴,文官高出武夫一頭的想法仍然是根深蒂固。特別是在江淮到江南一帶,文風昌盛,秀才相公的能量極大,話語權也大,這里可不是戰亂和民風彪悍的河南西北山東,主要也是淮安揚州到江南一帶根本未受戰亂沖擊,所以還維持著大明這二百多年下來積累的傳承和舊有的氛圍……人們仍然相信官府的力量,并且對王鳴遠的秀才身份,給予了很多信任和希望。
閔元啟也沒有多說的打算,他的內心比眼前這些人清楚的多,徒勞無功,不過叫他們先碰一下壁也好。
閔元啟走到劉德和李家張家沈家兄弟等人身邊,一群工匠原本蹲著休息,此時趕緊站了起來。
“暫且是沒有大工可做了。”閔元啟道“民戶匠人一會開發了工錢就遣散了,你們怎么想,若不想留下便回千戶所城去,若覺得這里不錯就先留下,若解決了楊世達的事,將來還會繼續修鹽池,那時便不用民戶工匠了,就由你們挑頭帶著旗軍干。到時若有錢糧了,除了每天四升糧外,可以再發工錢給你們,現在這段時間,每家還是一天領四升糧,哪怕沒事做也能領……我現在不能給你們承諾太多,麻煩尚未解決,說多了無用,留下或不留下,你們自己商議了之后再同我說。”
閔元啟自然是希望這些工匠能留下,不管是石作木作泥作還有鐵匠,這些人都掌握著專門技能,很難說往下去自己需要他們做什么。
以鐵匠來說,如果水準足夠,帶一群徒弟的話,打造足夠多的兵器鎧甲,整個百戶的實力就能上去一截。
也不是不能購買,很多集鎮上都有民戶鐵匠,從農具到兵器都能打,但軍戶鐵匠是有打造武器鎧甲的傳承,這東西不是隨意打造的,民戶鐵匠未必在行,而且閔元啟知道江淮一帶很快也會大亂,自己手中掌握著匠人,比到時候拿著銀子到處買不到東西要強的多!
“我等多謝百戶大人……”
劉德等人頗感意外,也有些感動。
這邊的工程暫且是完事了,下一步做不做確實是得等,一則是等鹽池出鹽,二來是楊世達的事情不解決,進不來糧,出不去鹽,就算鹽池出銀也是白費功夫。
他們原本在惴惴不安著,民戶工匠已經等著結錢走人,他們卻是無所適從,不知道下一步是如何是好。
這當口,這位年輕的試百戶大人卻是關注著他們下一步的打算,并且給了相當優厚的條件。
劉德等人第一時間便是應承了下來,回千戶所城繼續被人欺負壓榨?每個月才四斗糧,有時候四斗都不足,還摻了沙子石子一類的雜物,還得被管匠戶的武官克扣壓榨,誰想回去,誰就是傻瘋迷了。
所城也不會有人跑過來要人,好歹閔家在大河衛根深蒂固,一點小事不值得較真,所城里最少還有幾十家匠戶,現在又不需要向上交武器鎧甲弓箭之類的器物,也沒有大工程要興造,要那么多匠人有何用?閔元啟這里要人,給便是了,不會有人較真。
到了四點過后,三個大池都蓄滿了海水,經過沉淀之后海水都平靜下來,眼前的大鹽池象是一個個普通的池塘一樣,微風輕拂碧波蕩漾,只是了無生機,不僅沒有魚蝦,連淤泥水草也是全然不見蹤跡。
到此時人群便散的差不多了,只有一個小旗的旗軍按著此前的吩咐,拿著長槍腰刀在這里宿衛看守。
鹽池可是花費重金和時間修筑而成,是整個百戶的希望,如果在半夜時被外人過來偷偷毀了,那可真是哭都找不到墳頭了。
不僅有一個小旗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