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是熱血沸騰了,農耕民族對土地的渴望是漁獵文明或游牧文明無法理解的,更是和后世的科技工業文明相差千萬里。
在這個時代,有田畝地契比金銀財寶更吸引人,地契田畝才是能傳給后世子孫,世世代代保著后人不愁溫飽的好東西,上可安慰先人,下可受后人仰慕敬重,哪怕幾代之后,子孫上香時都要指著畫像神牌,說一句咱家的田畝都是這位祖宗置下來的!
想到這樣的景像,能保持住鎮定的,委實是沒有幾個了。
“你們這些驢馬射的,狗攮的混帳東西……”韓森在不遠處罵道“光想著好,不想著壞?有楊世達在,出了鹽怎么出手,現在糧要吃光了,咱們百戶出去人買糧,定然會被把銀錢糧食搶走,人要么挨打要么被綁走。現在淮安府城兵荒馬亂,就算副千戶出頭到府城去也無人理會咱們的死活,光想著好事,他娘的想一想怎么過這一關再說吧。”
韓森平素就有冷面臭嘴的評價,這總旗官在平素就是這么招人討厭。
但這一次,聽了韓森的話,所有人都是沉默下來。
每個人眼神中都有隱約的不安,早晨王家二姑娘過來報信的事已經傳開了,第三百戶的閔元金和梁世發等人被抓走了,免不了要挨毒打,弄不好要丟命。
王三益好歹是百戶,又是池魚之殃,估計事情不大,可能被關上幾天就放出來。王家不服的應該是王三益被侮辱的事,另外就是糧食被搶的損失,王家大郎是秀才相公,既然是赴淮安府城上控,估計官府好歹會有個回應?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若是真的如韓森所說這樣僵住了,花幾百兩銀弄的這鹽池有何意義?還不是被人扼住了脖子,不能動彈,氣都喘不出來?
韓森接著道“我現在就往所城去,見李千戶和閔副千戶,一個鹽梟公然抓軍戶衛所的旗軍,上頭總得給個說法!”
閔元金等人的家人也在,眾人聽了韓森的話,趕緊道“一切都靠韓總旗了。”
韓森點點頭,沉穩的走向鹽田一側,他早就有準備,毛驢都備好了。
將行之時,韓森又突然回頭,對閔元啟一抱拳,說道“百戶大人,某這般去做,是否可行,還請大人示下。”
閔元啟微微點頭,沉聲道“府城的情形,你現在不太了然,王家大郎去怕是無用。至于咱們千戶大人,怕也是不足為靠,他能為了幾個小旗和旗軍,去得罪楊家兄弟?就算千戶出頭,楊世達怕也不會理會,現在這時勢,和以前是大不相同了。不過,你去一趟也不是壞事,去吧。”
韓森眉宇間還是有明顯的堅毅神色,這人性格相當倔強,認準的事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這一次的不同之處就是韓森立住了請示過閔元啟,這個變化相當明顯,若是半個月前,韓森要走便是直接走了,他是總旗,閔元啟雖然肯定會接百戶,但現在還是有一個“試”字,權威不大,韓森在此之前已經是負責北上了,簡直就是事實上的百戶,兩人官職的不同只是因為承襲的世職不同,韓森對閔元啟根本不服。
半個月前,若是有人告訴韓森他會遇事先請示閔元啟,這個黑臉漢子怕是要仰頭大笑半天,然后一陣破口大罵。
現在么,韓森不覺得自己請示有什么錯,四周的旗軍們看了,也并不覺得請示閔元啟有什么錯處。
韓森很快走了,也帶走了很多旗軍的希望,大伙兒還是希望這事能在官面上順暢解決,有了眼前的這大鹽池,誰都希望能盡快恢復平靜安穩的生活,然后就每天再苦,哪怕從早干到晚,只要能多賺一些銀錢,任何辛苦都是不在話下。
也有不少人看向閔元啟,但眾人多半是猶豫和遲疑,百戶大人是什么章程,有什么想法,怎么破局?
暫且還沒有人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