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益和李國鼎面面相覷,兩人都看明白對方眼神中的意思,還沒有走到官廳,兩人的想法已經大致趨同。
王三益問道“你們的鹽池,有動靜沒有?”
“過來好多天了,但距離成鹵水還最少要十來天,百戶說了這事還急不得。”
“哦,一會我們去看看還成?”
“兩位都是百戶信的過的長輩,當然能去看?!遍h元忠笑道“不過現在真的看不出啥,等再過十來天,鹵水差不多成了,從鹽池排水到坎池,推攪化晶,鏟鹽堆放,那時候才好看哩?!?
閔元忠的樣子倒是叫王三益和李國鼎感覺很有趣,雖然制鹵化晶還早的很,但眼前這個小旗官已經是信心十足的模樣,不象此前也是充滿懷疑和焦慮。
相當明顯,閔元啟率人誅殺了楊世達和關二之后,威望已經大漲,他的曬鹽池已經沒有什么人會懷疑了。
“元啟說過沒有,曬鹽制鹵過濾要十幾二十天,還是天熱時間,此后出鹽產量如何,需要力工多少?”
“大人說制鹵化晶要二十天甚至大半個月,鹵水成了再過濾到坎池化晶,一畝坎池日曬風吹,一天能出鹽兩千斤,需得七八人到十人用木板在半夜時不停推動攪和,到天亮前后再用木鏟鏟出來控水,至晚控水完了,就是可以出售的上等好鹽,十人每日最少兩千斤,等若一人每天二百斤,一池兩千斤,咱們現在二十多個坎池,一天能出四萬多斤,人手需要二百到三百人,咱們百戶差不多也夠了。只是操練守備旗軍就不宜再去鹽池勞作,所以現在大人正在考慮要不要從四周百戶募一些人手過來到鹽池做事,就是這活很辛苦,都是過了子時開始做,要忙活到早晨辰時過后才能休息?!?
王三益道“為何一定要半夜做?”
“白天坎池要風吹日曬化晶,要去攪動推鹽就耽擱了一天,只能半夜做,辰時就停,再風吹日曬一天,晚上又能收獲。大的鹵水池第一次要大半個月時間,此后隔一陣就能放一次海水進池,經過時間沉淀過濾成鹵水,再放到化晶池,每天便是兩千余斤鹽出來。不過,我們百戶說這個產量還不行。現在的行情鹽價雖在漲卻跟不上糧價,特別是咱們兩淮這里鹽價很難上去,一石鹽最多賣五錢到六錢銀,每斤值得銅錢四文,最貴時七八文錢,還是零售發賣的價格。聽說湖南那邊永州鹽貴,每斤能賣到三十多文,但那邊水道不通,陸路運輸困難,以至鹽貴,湖廣鹽價雖貴,至多也就十來文一斤。至于云貴地方,咱們的鹽根本到不了,雖然鹽價騰貴,卻是和咱們不相干。按一石五錢來算,一天四萬斤四百來石,賣銀二百多兩,說來不少了,抵得上咱們三個月煎鹽所得!但要養兵,制械,足糧,仍嫌不足……若人手充足,還要繼續開鹽池坎池,咱們這一片,開上千多個坎池也不困難……”
王三益和李國鼎俱是聽的目瞪口呆,若按閔元啟的說法,開一千個以上的坎池,這一片地方將是何模樣?二十個用工二三百人,千個坎池怕是要用工萬人以上,這個設想,委實過于大膽超前了一些。
“動靜一時不宜太大?!蓖跞娴馈皼]有那個官職身份,不光是咱們的那些指揮同知僉事要來搶,便是地方官府,還有客兵,怕都不會客氣!”
“所以咱們現在最多開到百個坎池,是咱們四周幾個百戶的事,一天幾百千多兩銀,本衛的武官可能會動心,地方的官府和客兵應該還不會太過上心?!?
兩個百戶這才明白過來,閔元忠這個厚道人來接自己二人,一路上談的頗多,談話的角度和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列數字,講各地情形不同,再從練兵講到曬鹽收入,無非就是閔元啟的意思。
現在第三百戶的事要做大,并且輻射四周,大伙兒都可以有好處,閔元啟更是能練出精兵保護這一方平安,前提是大家伙一起合作,其余的百戶都來配合。最少眼前這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