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的放貸的錢莊,加上皇上時不時的賞賜,若管京營的還可以使京營將士,侵吞軍餉軍械,一年能有十萬八萬的總收入也就足夠滿意了。
是的,這些大明的頂層階層最少都是家資幾十萬上百萬,但那是百年二百年積累起來的財富,甚至他們的錢財去掉田畝莊園宅邸,現銀拿出來有幾十萬的就算是頂尖的豪富了。
象成國公和外戚田家,還有皇后的生父周奎,在李闖進京后在拷掠之下人都被活活打死了,無非也就各自拷掠出幾十萬兩,這幾家在勛臣外戚家已經算是頂尖,這還是在隆萬開海之后大量的白銀涌入之后,這些大明帝國最頂尖的勛臣外戚們積累出來的身家……
若是親王郡王的身家估計要更豐厚些,但也就是百萬到二百萬之間,而且要么是多年積累要么就是天子偏愛,比如李自成破洛陽后得了福王家資,那是萬歷額外的補償,是偏愛鄭貴妃和福王又沒有替愛子爭得儲君之位出格的賞賜,整個大明天下,除掉親藩和勛臣親臣,最頂尖的文官世家,家資在十來萬的就算相當富裕了。
只有鄭芝龍這個壟斷了大明海外勢力,個人擁有往倭國貿易航線,又擁有大明惟一海上力量的福建大海盜才積累了千萬身家,現銀估計也能拿出個二三百萬,若是論個人財富,富有天下的天子內庫也沒有鄭芝龍富裕,這也是開海之后又沒有海防和成體系的稅賦制度帶來的結果,和鄭芝龍的個人能力有關,但更多的是大勢使然……
而眼前的這些衛所武官,比如閔乾德,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幾百兩銀,這還和閔家的世代積累有關,比如大量的土地和佃農般的軍戶,還有在軍械倉儲等方面的額外收入。而閔元啟現在弄出來的這鹽池,一天的收入便是二百多兩,一年七萬多兩穩穩到手,就算給軍戶們一些甜頭好處,大頭落在手里最少也有六萬以上,這個收入,不要說衛所武官,就算放在南京和京師的勛貴家族眼里也是足夠叫他們眼紅了。
何況還要開出更多的坎池,每天曬鹽的數字要好幾倍十幾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