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之下,便是不利。
背后是海,兩邊是河,沿途村舍集鎮很多,敵人的行止無法隱瞞,云梯關這邊想要急進奇襲的困難度也大多了。
這一片地方在后世是鹽城區域,也屬于江蘇地區,江蘇原本就是屬于純粹的平原省份,全省海拔在五十米以下的地方占了九成還多,只有不到百分之四的地貌屬丘陵地區,只有海州,淮安,南京等少數地方有山地,其余地方整個縣沒有一座小山的情形也是極為常見。
鹽城地方則是平原中的平原,海拔在十米以上,全境地方沒有一座山,連稍高的丘陵也是沒有。
這樣的地方一眼看過去毫無遮蔽,想要用埋伏之法來應敵那也是笑話了。
倒是能用少量兵馬藏在河邊蘆葦從中,或是河堤一側,但自己本身就放棄陣列,以少而散亂的軍伍沖向敵陣,簡直就類似飛蛾撲火,哪怕云梯關這邊個個以一當十,這樣的埋伏和突襲也是類似笑話了,只有不知兵的人才會做如此設想。
在座的將領當然不能說是身經百戰,但在閔元啟每天開小灶的教導之下,對兵學已經算是入了門,并且也不斷的在與小規模盜匪的交戰中汲取經驗,逐漸入門,成長,并且按天資的高低,成為特點不同的有經驗的武官。
“大人,土城,千戶所城,與我們百戶相隔不過十余里,在萬人規模的戰陣中,足以掩護成為我們的側翼。”郭尚義待諸多大將說完之后,才霍然起身,抱拳道:“這些城池可為我軍右翼,由少量旗軍和大量警備士分批駐守。我百戶右側是第四百戶和第七百戶等幾個百戶,綿延也是十余里,這里外圍有溝渠林地灌木,再配合長柵在各百戶門戶之外,以警備士和少量旗軍駐守,可為我軍左翼。兩翼固守,廣設旗幟令將士搖旗吶喊以壯聲勢,以為疑兵,敵攻任何一翼,我軍主力可側擊其后。若兩翼俱不顧,則只有趨我嚴密固守在大河之側的本部,我軍列陣于河畔,右手有大河為屏,敵騎無可展開,左側則是木柵,箭樓,房舍,工地,敵騎亦無法展開,敵騎或若強行撲擊,只能從河畔和灌水的田畝中強行而行,則事必無法發揮其騎兵之利,我軍以重兵擊其主陣步兵,破陣后右向迂回,殲其騎兵,則可戰而獲全勝!”
郭尚義向來是被閔元啟視為天賦最高,也最具大將之風的部下。
在此時此刻,向來被重視的此人也是迸發出耀眼的光彩出來。
其余的閔元忠,閔元金,楊志晉,高存誠等人,各有優點和長處,有的則是戰術型人才,比如謝祥和沈亮,披堅執銳,勇往直前,督促部下鼓勵士氣,維持軍心不亂,保持戰陣銳利,在戰場上尋得敵方破綻,率部猛擊,這是戰術型將領的長處。
而長于戰略的,則是可以于大勢之中敏銳的察覺對自己一方有利的東西,并且可以抽絲剝繭,將有利之處利用,不利之處屏棄。
戰略長才和戰術天賦若是集于一體,那就是相當強悍和逆天般的人物,唐時的武廟十哲,大體就是如此的逆天般的天才。
本朝之中,徐達便是長于戰略,常遇春則是擁有戰術天賦,兩個開賦逆天的大將一路高歌猛進,直入大都,也是當時天佑華夏。
至于兩人之下的傅友德,馮勝,藍玉,也都是戰略和戰術都相當出色,只是各有偏長,不好說是全才。
大明二百多年,戰略和戰術包括練兵,制器都是天才級人物的,則是只有戚繼光一人了。
閔元啟用極為欣賞的眼光打量了郭尚義幾眼,頷首道:“尚義所言,和我所想的完全一致。地利不光是天然地形,也可用人力來改造。我軍不光有地利,還有人和!四周百姓軍戶,對客兵是何想法不用多言,若無我大軍鎮守,百姓軍戶只能任其魚肉,或是四散而逃。今日我們鎮守在此,百姓軍戶當然會全力支持我們,將這人力全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