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佛郎機炮已經完成了擊發,炮門尾部冒著煙氣,炮口處也是如此,現場彌漫著強烈的硝磺味道,再看河道中間,圓形炮彈落入了河水之中,濺起巨大的水柱。
發射之處距離河中大約是四百多步,不到五百米的距離,從濺起的水柱來看威力也并不小。
看來此前是低估了這火炮的射程,應該是能到五百步到七百步左右。
不過最好的有效殺傷,多半還是在四五百步左右的距離。
沈亮的表情看起來極為滿足,象是有什么心結被打開了一樣,也象是完成了某種心愿一樣。
他走到閔元啟身前,抱拳拱手道“大人,這是中大樣佛郎機,原本我是沒有機會碰它,只有葡萄牙人和少數人能用,我用的是小樣佛郎機,只能打霰彈,這種中大樣佛郎機聽說在西夷船上是用來在海上與敵艦交戰用的,只是現在他們也置之不用了。今日能打這佛郎君同炮,我也算完成了一樁心愿,要謝過大人了。”
看來沈亮原本在登州鎮時就很眼饞大樣佛郎機,不過小樣佛郎機鑄造容易,用料不多,不算寶貴,中大樣佛郎機也是軍國重器,除了教官和少數炮組成員外,多半就放在登鎮城頭,不會經常拿出來使用,打放的機會當然也是少之又少。
這也是明軍的老毛病,總是把武器看的太寶貴,遠超于人的價值。
但在閔元啟眼里,擅長操炮和擁有豐富戰場經驗的老兵,一個抵一門炮一點也不夸張。
炮再好也是死物,就象明軍在海上擊敗葡萄牙船,俘獲佛郎機炮就能仿造,但造了那么多門,這火炮發揮過多大的作物?
倒是紅夷炮后來居上,在寧錦之戰時立下不小的功勞。
清軍數次入關,始終沒有想過要強攻京城,除了京師重鎮有大量兵馬和幾十里的寬厚高大城墻外,大量的紅夷大炮放在城頭,也是打消了皇太極的野心和妄想。
武器再好,還是要用在合適的地方,還有被合適的人所用。
閔元啟輕輕頷首,笑道“你用的很好,原本我還擔心沒有人會用,得想辦法從別的軍鎮弄到會使這火炮的人,這下放心的多了。”
沈亮道“這東西打放極快,比紅夷炮要快的多,比火銃打放也快的多。且散熱快,三個子銃不停換子藥炮彈,可以完全不停的打放。大人多用炮組之人也是對的,但從現在開始訓練,到戰場上能不斷打放,最少得一兩個月甚至三個月時間方可。”
言下之意,是這一次戰事怕是用不上了。
“用不上就用不上吧。”閔元啟何等人,哪需要沈亮明說,當下頗為釋然的道“我開初還想著找一些人幫你的手,弄一門火炮打放一下。現在想想,打響一門炮有個鳥用,憑白把你這火銃百總大材小用了。”
沈亮笑道“我是不宜親自弄這火炮,不過大人的想頭也是不錯。山東鎮兵是見識過火炮威力的,崇禎十五年前后這些客兵定有追隨劉澤清去過河南,去解開封之圍。聽說劉澤清在那一次吃了大虧……闖逆手里可是有不少火器,他們多半也用的是佛郎機和各種我大明的小型火炮。”
“這說的是沒錯。”閔元啟眼睛一亮,笑道“吃過了虧就知道害怕,要是能弄幾門打響,就算沒真實殺傷,好歹也能唬人不是。”
沈亮猜想的是不錯,李闖營里確實也有火器營,不過干的就是修修補補的活計,自行鑄炮李闖一沒有這種實力,二也沒有這種迫在眉睫的想法。
主要原因還是明軍缺乏野戰用的火炮,那些小的盞口炮,二將軍炮,虎蹲炮,在實戰中射程不夠遠,威力不夠大,且明軍缺乏訓練和火炮野戰運用的戰術,使用起來缺乏層次和體系,無形之中就把火炮的威力給拉小了。
就算如此,闖軍在河南壯大之后,在洛陽等大城也繳獲了相當數量的二將軍炮和佛郎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