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事后都歸閔元啟,李可誠還是忍不住有貪婪之心。
閔家在土地上就克制的多,對軍戶也要厚待的多,這也是閔元啟崛起之后善待軍戶,閔家和閔家之外的人也不覺奇怪的原因所在,這個家族的傳承便是如此。
“這是自然。”李可誠大為點頭,不過還是忍不住道:“不知為何,就是覺得這一仗已經是贏了。”
閔乾德初時搖頭,接著臉上也是浮現笑容,他也是笑道:“其實我也是有一般無二的想法,也真是怪了。”
李可誠道:“可能是元直侄兒的騎兵襲擾太過成功所致?”
“也不止如此。”閔乾德道:“諸多防御已經大成,加上營兵精銳,可稱甲堅兵利,這一仗能輸才怪。”
“閔將軍率部出來了。”
李可誠將眼光從近十里外的客兵處移開,轉向另一方向。
原本距離十余里的第三百戶處,大量的精銳營兵已經全部從百戶軍營區開出。
可能是塘馬已經稟報過了,客兵相距不到十里,現在才過午時,今天未必能打的起來,但在螺號聲中,第三百戶的旗軍精銳也是全部開拔出來,并且列陣完畢,沿著往千戶所城方向的官道,聚集而來。
一眼看過去,真的是長槍如林甲光耀眼,三千五百多旗軍是以三人一排的縱隊開拔出來,三千多人的隊伍綿延數里,在四周遭的農田和夾堤各有散開的刀牌手和架梁馬,在隊伍前方則是有少量前哨部隊,雖然是在自家的防御陣地之內,仍然是擺開了完整的行軍隊列,若遇敵埋伏突襲,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變陣防御,或是改為銳陣突擊。
除了一營旗軍全部外出迎敵外,被防御長壕屏障在內的各個百戶,也是鐘聲大作。
大量的警備士從各個百戶蜂擁而出,也是手持刀槍長兵,紛紛結隊趕赴到長壕附近,開始在要隘地方進行駐守。
不少弓手背負長弓,身懸箭壺或是插袋,又或是身上扛著大量投槍爬上高塔般的箭樓。
以短木削成圓桿,裝配上槍頭,三尺多長的投槍便是制成,這東西好制的很,兵器工坊短短幾天內就是制成了過千支,算是對弓手不足的一種補充。
在肉眼可及之處,南北寬不到十里的戰場幾乎可一掃無余。
大量的近萬守備和野戰兵力已經悉數而出,最少在千戶所城的城樓之上,眼前是一幕極為壯觀的景像。
一邊是來勢洶洶也有過萬人的山東鎮客兵,一邊是本土動員,防御外來強敵的衛所旗軍,大明的募兵制的營兵和世襲制的衛所軍,在這個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因為一個穿越客的橫空出世,居然即將爆發出一場超過兩萬人規模的大戰。
這給眾人的心情帶來異樣的沖擊,毫無疑問,千戶所城上的人們是希望能夠獲勝。
而這些客兵就是人形禽獸,殺戮之時,閔乾德甚至是李可誠這等人都是毫無憐憫之意,是恨不得將他們全部殺光。
不光是軍人,所城城墻上被征調上城助守的普通百姓民壯,怕也是都希望這些外地來的客兵能被殺戮一空。
就算如此,想到都是大明軍人之時,閔乾德的內心也是不乏悲涼。
大行皇帝駕崩才幾個月時間,大明的法統新立,世道居然亂成這般模樣。
大明的伯爵,總兵,強藩,沒有誓師明志,討伐已經占據京城的東虜,或是抵御流寇,而是將大軍派往大明的衛所境內,意圖討伐和強占衛所土地和鹽池。
這樣的卑劣行徑,實在是毫無低線和下限。
閔乾德思之至此,唯有苦笑。
但千戶所城上下人等,包括隔著兩三里外的幾座土城,先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之聲。
旗軍精銳一出,人們的膽氣皆壯,這也是旗軍一定要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