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防御和與敵交戰的理由。
若是光以千戶所城和警備司的人手防御,敵軍未必能一下子突破進來,但若無旗軍當鎮海神針,這些人的意志和士氣會大受影響,就算有多重的長壕加尖樁箭樓來防守,怕也是守不住幾時。
惟有旗軍居中,與左右側翼形成整體,如此才算有真正牢固的防御。
這也是閔元啟逼迫客兵上來會戰而制造出來的形勢,居中只有三千多旗軍,兩翼難攻,但中間尚有機會。
若就如此退回,劉澤清必定震怒,而與旗軍會戰,中間保留的戰場寬不到三里,旗軍擺開之后,客兵騎兵想從左右翼分開夾擊,或是繞道側翼陣后突襲的空間幾近于零,以此最大的限度來限制敵人騎兵威力的利用。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就是橫亙于千戶所城之前的這個戰場,也是機關算盡,將自己一方有利的東西利用到了極至。
也是難怪閔乾德和李可誠等人都有一種感覺,自己這一方似乎是勝券在握,甚至就是有一種贏定了的感覺。
這并不奇怪,如果一切事情沒有準備好,人們的心里會感覺沒有把握,七上八下,感覺事情會往壞的方向發展。
這種感覺就是不自信,也是自身沒有做好準備,而一般來說,事物的發展肯定就是往壞的方向發展,那種逆天好運怕是沒有可能發生。
就象淝水之戰看似關系生死,但在做好準備,觀察了解到敵人的內部情形后,反而有一種勝券在握的自信。
所謂能安閑著棋,看小兒輩破敵的閑在,就是來源于骨子里的自信。
閔乾德自是沒有和李可誠著棋的打算,不過也是忍不住道:“大戰將起了,且看我云梯關的小兒輩破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