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李復書都沒有來過北辰宮。
第一次沒有李復書在身邊的年,趙學爾倒看不出來什么異樣來,除了除夕那天晚上沒有休息好,之后兩天沒什么精神以外,后來便與往常無異了,見丫頭們悶悶不樂,甚至還能陪她們玩一會兒游戲逗她們開心。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春節的最后一天,過了這一天,朝廷開印,皇帝開始上朝,官衙各署的大臣們開始辦公,春節便算是過完了,人們又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
李復書連除夕夜都沒有來北辰宮,過年這段日子更是絲毫不記掛趙學爾這個中宮皇后,在各宮妃嬪們之間游走,所有人包括趙學爾自己便都以為李復書不會來北辰宮過元宵了。
吃過午飯以后,趙學爾見外面靜悄悄地沒有動靜,察覺出不對勁兒來,站到院子里道“這是怎么回事兒,都這個時候了,怎么還沒有把花燈給掛起來?我記得去年咱們宮里做了許多花燈,尤其是那條長長的游龍燈,晚上耍起來最是威風。”
元宵節吃湯圓,猜燈謎,耍花燈,還有眾多吃的和玩的節目,本是一個熱熱鬧鬧的節日。
趙學爾對宮人們向來優待,在這些節日里從不會拘著他們吃喝玩樂,往年這個時候北辰宮的院子里必然早就熱鬧了起來。
而李復書和趙學爾又必然相擁著在一旁看著他們熱鬧,甚至加入他們的熱鬧。
今年元宵節只有趙學爾一個人,宮人們擔心她心情不好,便不敢放肆。此時聽趙學爾問起花燈,趕忙奔走相告“皇后要看花燈,趕快把花燈掛出來。”
趙學爾聽了,好笑道“哪里是我要看花燈,今天是元宵節,本就該熱熱鬧鬧的,走出來卻聽不見一點兒人聲,這哪里像過節的樣子?”
有了趙學爾發話,宮人們趕緊搭架子的搭架子,找花燈的找花燈。
趙學爾看見他們跑來跑去地忙活,又玩笑道“還有干果、甜糕那些吃食,也都快擺出來。今天可是春節的最后一天,過了今天你們可就又得打起一萬分的精神干活了,還不趁著現在光明正大的盡情玩樂享受一番?”
宮中集中做花燈的時候,問過北辰宮要什么樣的花燈。如魚和不為想到李復書很可能元宵節不會來北辰宮,擔心物是人非會惹得趙學爾傷心,便說她們宮里不要花燈。
此時宮人們再去要花燈,那一批花燈卻早已經被各宮領走了,只剩下去年她們自己宮里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幾個舊花燈可用。這些花燈雖個個兒都是精品,但到底是往年的舊物,且數量不多,若是就這樣掛出來,未免太不受看。
雖然趙學爾現在有說有笑,但宮人們始終覺得她是在強顏歡笑。春節這段日子趙學爾從未要求他們做過什么,如今好不容易提出一個要求來,他們還不能滿足,心中焦急愧疚的同時,亦擔心會被趙學爾處罰,只好戰戰兢兢的來向脾氣比較好的如魚稟報。
一旁的趙學爾聽見了,插嘴道“沒花燈怕什么,咱們可以自己做啊。你們去年不是還做了一個很好看的游龍燈?想來做這些個花燈應該更是不在話下。現在時間還早,咱們宮里又有這么多人,肯定能在天黑之前做出許多花燈來。”
趙學爾這一發話,宮人們如火如荼地做起花燈來,制作花燈的竹條和紙絹等工具鋪滿了整個院子。
趙學爾在一旁看他們做花燈,很小很小的時候家里窮,大人們整日里忙活生計,根本沒有興致教她做花燈。后來趙同做了承州刺史,趙家變得有權有勢,又根本不必她親自做花燈,所以這還是趙學爾第一次看見人做花燈。
她見那普通的竹條、絹紙、絲穗等物,經過宮人們編結、裁剪、糊裱等工藝,再加上書法、繪畫、剪紙等裝飾,就變成造型獨特,品種豐富,能夠寄托人們情感和愿望的花燈,忘記勞作的辛勞,只余下收獲成果時的喜悅。